买买买”就是爱国吗?|经济学中的“节俭悖论

※发布时间:2017-6-28 11:40:11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目前很多中产阶级收入丰厚,家庭生活富足。可是却常常因两类人的花钱而生气,一类是他们的父辈们,属于过分节俭的一类;另一类是他们的儿孙们,属于过度消费的一类。现实生活常矛盾的,常因父辈过分的节俭而心疼地责怪他们,但对儿子的过度消费虽然生气却又无可奈何。其实,中国的中产者们在这里就遇到了一个经济学问题——节俭悖论。

  18世纪,荷兰的曼德维尔博士在《蜜蜂的寓言》一书中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一群蜜蜂为了追求豪华的生活,大肆挥霍,结果这个蜂群很快兴旺发达起来。而后来,由于这群蜜蜂改变了习惯,放弃了奢侈的生活,崇尚节俭,结果却导致了整个蜜蜂群体的。

  蜜蜂的故事说的就是“节俭的逻辑”,在经济学上叫“节俭悖论”。在经济学说史上,节俭悖论曾经使许多经济学家备感困惑,但经济学家凯恩斯从故事中却看到了刺激消费和增加总需求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受此,他进一步论证了节俭悖论。

  凯恩斯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一生对经济学做出了极大贡献,一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节俭悖论”就是他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也称为“节约反论”、“节约的矛盾”。

  如何解读这个悖论呢?我们都知道,节俭是一种美德,是个人积累财富最常用的方式。但是,根据凯恩斯的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节俭对于经济增长并没有什么好处。实际上,这里蕴涵着一个矛盾:越节俭,降低消费,增加储蓄,往往会导致社会收入的减少。因为,人们的收入通常有两种用途——消费和储蓄,而消费与储蓄成反方向变动,即消费增加储蓄就会减少,消费减少储蓄就会增加。所以,储蓄与国民收入呈现反方向变动,储蓄增加国民收入就减少,储蓄减少国民收入就增加。根据这种看法,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就会促进经济繁荣;反之,就会导致经济萧条。由此可以得出一个蕴涵逻辑矛盾的推论: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萧条,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却是件坏事。

  节俭悖论告诉我们:节俭减少了支出,厂家削减产量,解雇工人,从而减少了收入,最终减少了储蓄。储蓄的确为个人致富铺平了道,然而如果整个国家加大储蓄,将使整个社会陷入萧条和贫困。也就是说,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运用、经济没有达到潜在产出的情况下,只有社会每个都尽可能多地消费,整个经济才能走出低谷,迈向更加充分就业、经济繁荣的阶段。

  凯恩斯还说明了,需求增加所引起的P的增加一定高于原来需求的增加。这被称为“乘数效应”。比如说,需求增加了1亿,那么最后P的增加一定大于1亿。这是因为各种物品有互补性,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是相关的。比如,富人买别墅花了1亿,P增加了1亿。住在别墅里一定要有汽车,买车又用了1000万。买汽车要买汽油、买保险,购买各种服务(使?高速公、维修等)又要用1000万。仅就这些支出已达1.2亿元。用于买别墅的l亿元带动了建筑、装修等行业,这些部门的人收入增加,消费增加。用于买汽车和相关物品与劳务支出的1000万元也带动了这些行业的人收入和消费增加。住房和汽车又带动了钢材、水泥、机械等行业。这样一轮一轮带动之下,整个经济P的增加肯定不止原来买别墅的1个亿。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发展了,所有的人——无论是作为股东和高管的富人,还是作为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中等收入者,以及低收入者工人都会受益。所以有人开玩笑说:每一个剁手族都是资深爱国者。

  一是我们必须:在经济学中一加一不一定等于二。也就是说,对单独个人有益的事情不一定因而就对全体有益;在有些情况下,社会个人的精明可以是整个社会的愚笨。

  二是节俭悖论的这一现实存在是由社会生产力决定的。在一个古老的社会中,我们总是处在充分就业状态;因为在那个年代,一个人不干活马上就没有收入,也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就会不下去。因此,我们把国民产品用于当前消费越多,可用于资本形成的产品就越少。如果社会总产出总是处在不足的水平,那么传统的节俭理论就是绝对正确的,即从个人和从社会角度来说都是正确的。也就是说,节俭悖论的存在,是有它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定条件的。并不是说任何时候都如此。

  刺激国内消费是必须的,因为只有增加消费量,才能真正拉动经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但是,无论如何,消费都应该控制在自己的经济能力和经济条件的范围内,而不是盲目消费,甚至是浪费!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