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济群:佛教的财富观

※发布时间:2018-5-22 0:07:01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生活中,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创造并享用财富。尤其在今天,个人生活的改善,价值的体现,社会效益的达成,都是以财富的增长作为衡量标准。但正如俗话所说的那样:“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财富的作用和过患,往往就会被它所。

  在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某日,率阿难外出乞食,看见边有一坛黄金,立刻对阿难说:“看,毒蛇。”阿难亦应声答道:“果然是毒蛇。”师徒俩的对话恰巧被附近一对农民父子听到,便怀着好奇心前来观看。一看之下,不由欣喜若狂,赶紧将黄金带回家中,以为这从天而降的幸运将改变他们的贫困生活。改变的确是发生了,但完全不是他们希冀的那样。当父子俩带着金子去市场兑换时,却被人告到了。原来,他们捡到的金子是窃贼从宫中盗出,在逃跑时弃于旁的。他俩人赃俱获,有口难辩。这对乐极生悲的父子在临刑时,才领“毒蛇”的真正含义。

  类似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也比比皆是。近年来,甚至有部分领导干部也由人民沦为以权谋私的罪犯。剖析他们的轨迹,我们可以发现,是如何一步步腐蚀着他们的灵魂。当那些昔日地位显赫的阶层身陷时,想到的是什么?当他们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时,想到的又是什么?“物必自腐,而后虫生”,正是对的导致了他们的,使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严重扭曲。种种教训足以使我们到:虽然诱人,但也有着致命的杀伤力。所以致命,一是人类的贪欲使然,一是没有认识到财富背后隐藏的陷阱。

  何以会成为之源?首先是来源问题,这在拜金主义盛行的今天尤其值得重视。以往的生活条件虽不富足,但在安贫乐道的传统观念影响下,人们依然能够知足常乐。随着的深入,物质文明以其巨大的冲击力,将中国从社会迅速推向了功利社会。的和分化带来的危机感,双重地困扰着人们。在利益的驱动下,许多人了,置法律及于脑后,不择手段地谋取财富。或造假卖假,以手段来骗取钱财;或铤而走险,以走私贩毒来牟取暴利;或以权谋私,利用工作之便来……当这些行为和结合在一起时,人们往往就一叶蔽目,犯法,在所不辞。

  其次,是不正确的使用。如果拥有财富而没有健全的,没有处之泰然的,就很可能在的下失去。如果说贪、嗔、痴三毒是潜伏在我们生命中的危机,那么,使用不当的财富往往是引发它们的导火索。很多骤然暴富的人,或是吃喝嫖赌,或是挥霍无度,结果使身心受到极大的……这是因为财富使用不当引起的过患。

  第三,是对财富的执著。据有关报道,东南亚金融风波之际,病院病人猛增。院方为治疗这批特殊的病人,以模拟的股票交易使下跌的股票上升,借此缓解他们因破产而带来的心灵创伤。由此我们也可以认识到,如果将积聚财富作为生活的唯一目标,那么一旦失去财富,就会失去整个支柱,这样的人生无疑是可悲的。

  中也把财富当做净财。所谓净财,就是的财富。净财不但是维持生计的必要条件,同时还能利益社会、人类。那么,什么样的财富属于净财呢?

  首先,来源是正当的。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谓道,就是正当的谋生之道,也就是八正道中的正命。只有通过勤劳、智慧获得的财富,我们才能心安理得地享用,不必有任何后顾之忧。

  其次,要懂得合理使用。一再我们要奉行简朴的生活原则,因为一旦起来,往往就难以控制;奢侈的生活习惯一旦养成,往往就难以放弃。和地球的资源一样,人的也是有限的,过分自己的,不仅对身心有百害而无一益,更会将幸福提前支取。

  第三,对财富不能有贪著。无论我们贪著什么,它都会成为我们的利刃。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人人自迷”。如果我们贪著财富的话,那么没钱时我们会因贫困而烦恼;有钱时又会因为担心财富失去而烦恼。所以我们要认清财富的实质,了知财富的无常不定,而不是把它看成是的;了知财富在人生中的局限性,而不是把它看成是唯一的。当我们真正能够将财富视为身外之物时,我们就不会被它所。

  “水能覆舟,也能载舟。”财富同样如此。财富本身并无所谓之分,而是取决于它的实际用途。为富不仁者以它来,慈悲者以它来。因此,我们大可不必“视如粪土”。只要是通过正当渠道获得的财富,我们又能合理地分配使用,以此社会,并且没有贪著,那我们就是财富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隶;我们所拥有的财富就不是毒蛇而是净财。

  对于佛来说,如何将学佛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或许很多人都曾面临过这样的困扰。在多年的过程中,常常有信众就类似的问题前来请教。我觉得,作为学佛的人,首先要两个观念:一是追求财富和是否对立?二是追求财富和是否对立?

  在传统的哲学中,往往将义和利对立起来,因此很少谈及利益。至少在表面上,大多数人都耻于言利,似乎就是庸俗的代名词。应当看到,尽管君子固穷的清贫思想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落实到生活中,还是不乏言行不一的。因为利益是如此地实际而富有魅力,使人很难抵挡它的。

  而人本思想则肯定了追求利益的合,只要在不他人的前提下,对利益的追求就是的。正如思想家狄德罗所说的那样:“一切人类社会的经济都依赖一普遍而又单纯的原则:我愿意幸福,但是我和别人一起生活,他们和我一样,也愿意幸福;让我们寻求使自己、同时也使别人幸福、至少不能妨碍别人幸福的方法。”

  佛教所说的善,也就是的内涵,同样是结合利益来说明的。《成唯识论》卷五曰:“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就自身而言,不仅对有益,更能惠及未来生命;就自他双方而言,不仅能使自己获利,同时也能利益社会大众。相反,如果只顾眼前利益而法律的存在,只顾个人利益而不管他人的死活,这种行为不仅和相冲突,从究竟意义而言,和利益也是根本对立的。佛教中这样的一首偈:“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生活中,非法行为往往也能给人们带来眼前的利益,或许有些者会感到羡慕,但真正有智慧的人却不会动心。因为通过非法行为而得到的利益只是暂时的,这种风光决不会长久。

  作为在家来说,我们的行为首先要符律规范,同时还要符合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带来真正的利益。无论经商还是为人,信誉都是极为关键的,用现在的话说,信誉就是品牌,就是无形的资产。信誉从哪里来?就是从行为而来。在激烈的商战中,能够保持持久生命力的,都是那些拥有良好信誉的企业。而的投机者,必然会落得“害人终害己”的。

  因此,追求财富和并不是矛盾的。如果说是追求利益所应遵循的准则,那么,利益就是行为带来的果实和收获。

  很多人学佛后觉得生活毫无意义,而从事劳作更是在浪费生命。这也使得社会对佛教形成了诸多,以为学佛是消极厌世的表现,是对人生责任的逃避。学佛和追求财富真的不可兼得吗?

  佛教将正当的谋生手段称为正命,反之即为邪命。假如我们自己的,非法求财,损人利已,这样的行为和自然是对立的。我们常常可以发现生活中有那么一些人,学佛的同时还在继续造业,以为只要拿出部分钱财布施或供养三宝,就可以抵消自己的,可以从中获得心理平衡。其实那只是他们的安慰而已。我们要知道,布施和供养虽然会给我们带来,但并不能因此抵消恶业,更无法改变生命中累积的烦恼。所以我们在选择职业之时,必须符律与的双重规范,用正当的手段谋取财富,这和并不是对立的。

  同时,我们在工作中一样可以。《六祖坛经》说:“佛法在,不离觉,离世觅,犹如求兔角。”《法华经》也说:“一切资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这都说明了工作与的统一。在我们的观念中,往往将理解为、和、诵经。事实上,那仅是狭义的、形式上的,而“”二字的内涵远远不止这些。所谓,即对行为的修正。我们的行为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意业,即思想的行为;一是身业,即身体的行为,一是语业,即语言的行为。凡夫无始以来被无明所蔽,身口意不断造作不善之业。就是要用佛法的智慧来自己,从思想上摆脱贪嗔痴烦恼,从行为上不再造作杀盗淫妄诸业,进而能以无常见、见、无自性空性见,了知一切有为事相如梦幻泡影。所以说,时时保持正念,就是最好的。具备了这样的前提,所谓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虽然学佛与、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对待。在佛中,有出家众,也有在家众;有唯求的声闻众,也有发愿救度的众。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发心,有不同的追求。

  对于在家来说,首先要解决个人生计。与此同时,往往还肩负着家庭责任。为人父母者要养育后代,为人子女者要赡养老人,这都需要相应的物质条件。佛要慈悲一切,如果我们连身边的亲人都无力照料,又怎能利益更多的人呢?不仅如此,作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还有相应的社会责任需要承担。如果我们连个人和家庭的生活都无法维持,本身就会成为社会的负担,并加深社会对佛的。

  除了以上这些责任和义务,身为佛,还要具有助人为乐的情怀。不论是还是教,都我们要有爱心。在今天这个社会,分化越来越悬殊,虽然部分人已达到了小康水准,但还有很多人依然生活在贫困线之下。在边远地区,不少孩子因为家庭贫寒而失学,不少老人因为生活困窘而晚境凄凉,这些人都需要我们以实际行动去帮助。只有具备了相应的财力,才能为他们解决现实困难,提供生活保障。否则,即使有心帮助他人,只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作为出家僧人来说,如果倾向于出世,就应奉行少欲知足的生活准则。早期的原始僧团,要求比丘们依四依生活:日中一食、树下一坐、穿粪扫衣、吃腐烂药。除此而外,出家后所能拥有的,不过是三衣一钵而已。因为出家就意味着对生活的放弃,对物质的放弃,从而排除一切干扰,将整个身心安住在对佛法的中。

  从的角度来说,简单的物质条件更容易使人保持内心的单纯。凡夫最大的特点就是心随境转,今天的人为什么心特别乱?就是因为生活太复杂了,物质太丰富了,使我们不知不觉地沉溺于声色刺激中。

  所以,佛法提倡的出世,是以俭朴的生活方式为原则。我曾去法国的梅村参观,那是由一行禅师主持的禅修中心。虽然法国的现代化程度很高,但梅村营造的氛围却简单而又自然。因为是为了断除烦恼、熄灭妄想,在俭朴的生活中,刺激相对要小得多,干扰也相对要少得多,心自然就容易静下来。

  而奢华的生活,对财富的过多占有,都会使我们的贪著越来越大,妄想越来越多,从而对构成巨大的障碍。尤其当我们缺乏相当的定力时,更需要以简单的生活来减少,借助的力量来自己的心。

  道的与道又有着不同的特点。不仅要完善,还要慈悲一切,广度一切。在奉行的六度四摄中,都是布施为先,包括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施。

  药师琉璃光在因地时,曾发十二大愿,帮助一切为饥渴所恼的有情。他我们:“应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可见物质给予也是帮助的方式之一。所以,发了心的人可以去赚钱,可以拥有很多财富。只有拥有更多的财富之后,才有相应的能力帮助。但前提是不能有贪著,否则就不是的境界了。

  与财布施相比,法布施才能令真正地离苦得乐。法布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技能,一是佛法真谛。对于生活无着的人来说,物质救济只能解决燃眉之急,而帮助他在社会上自强自立,才能使他得到更大的受用。而更为究竟的方式,则是引导他契入佛法,“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

  所以说,作为学佛的人,要不要追求财富,关键是看自己的发心,看自己是在哪一个层面上。如果从出世的层面来说,就不应追求财富;如果想进一步发心,那么,以财富来利益,也是行道的途径之一。

  缘起的色身,必须假衣食才能延续。尤其在工业化社会,我们的个体和他人是分不开的,没有农民为我们提供粮食,没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为我们提供生活所需,我们将寸步难行。一方面,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财富;一方面,我们又要通过财富去交换他人的劳动。所以,学佛的人同样需要财富作为保障。那么,佛应该如何追求财富呢?

  佛法告诉我们:如是因感如是果。的一切吉凶祸福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沿着因缘的规律在发展。

  佛教讲三世,因而对人生也要从三世中去认识。贯穿着三世的力量为业力,包括引业和满业。引业决定了我们生命的趣向:或,或,或继续为人;而满业则决定了我们一生中的穷通祸福。所以说,人生的一切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明了人生的最大意义就在于,我们可以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为未来人生规划美好的蓝图。如果我们真正懂得命运就是由自身行为所决定,也就不会因失意而抱怨不公;更不会带着侥幸心理去。财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赚钱同样有它的因缘之道。其中的因,既包括往昔种下的业力,也包括付出的努力。除此而外,还有很多客观的因素,如市场的需求、致富的机遇等等。

  “人天上,修福为先。”我们的生活顺利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自的。就像土壤,如果是肥沃的土壤,无论种什么都容易获得丰收;而在贫瘠的土地上,同样的付出却不会有同样的收获。为什么有些人事事如意?这并不是的格外恩赐,也不是命运的特别垂青,而是他们往昔种下的福田使然。所以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福田有三,首先是恩田,对有恩于我们的一切,都要怀着的心去,包括父母恩、师长恩、国土恩和恩。父有慈恩,母有悲恩,他们不仅给予我们生命,并将我们养育,为三界中最胜之福因。而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师长的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师者,所以、授业、解惑也。”我们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的技能的培养,都来自师长的教育。国土恩也是我们要铭记在心的,因为国家为我们提供了的空间,提供了安全和福利的保障。再就是恩,生活是缘起的,要依赖各种条件,对一切有恩于我们的,都要知恩报恩。我们不仅要对人类要怀有,对哺育我们的自然也要心怀。一个心怀的人,看到太阳升起时才会有感激的心情;听到鸟儿鸣叫时才会有欣喜的感受,否则就会忽略这一切的存在,更不会懂得去珍惜,去善加。

  其次是悲田,就是从慈悲心出发,尽自己所能帮助千千万万需要帮助的人。在道的中,利他与自利是一体的。当我们帮助他人的时候,所付出的爱心和努力,就播下了善的种子。这不仅能使他人获得利益,同时也能使我们完善自己的,自己的人格。

  第三是敬田,就是一切应当的人,这里主要是指佛、法、僧三宝。因为有作为我们的榜样,有佛法作为我们的指南,有僧团作为我们的依怙,我们才能在流转中获得真实的依靠和的途径。因此,三宝对我们可谓恩同再造。我们应当以至诚的心来礼敬三宝,有一分虔诚,就能获得一分佛法的受益。

  除了培植福田外,我们还应重视的努力,因为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才能得到体现。哪怕天上会掉下陷饼来,还需要我们伸手去捡,否则也是枉然。佛法所说的因缘,包括内因和外缘两个部分,内因需要外缘来成就。

  在今天的社会,这就意味着相应的教育和职业训练。没有谋生的技能,即使拥有,也像堆在仓库里的种子一样,不会发芽、开花,更遑论结果?如果我们受过专业教育,或有一门实用的手艺,就业机会就会增加。在自力更生的同时,还能以一技之长为提供服务,为社会作出贡献:“若诸,求诸工巧明处,为少,多集珍财,为欲利益诸故。”工巧明为五明之一,包括一切正当的技术技能,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创造财富。在《华严经·十地品》中,对此作了详尽的说明:“所谓文字、算术、图书、印玺、地水火风,种种诸论,咸所通达;又善方药疗治诸病:癫狂、干消、鬼魅、蛊毒,悉能除断;文笔、赞咏、歌舞、伎乐、戏笑、谈说悉善其事;国城、村邑、宫宅、园苑、泉流、陂池、草、树、花、药、凡所布列,咸得其宜;金、银、摩尼、珍珠、琉璃、螺贝、壁玉、珊瑚等藏,悉知其处,出以示人;日、月、星宿、鸟鸣、地震、夜梦吉凶、身相休咎,咸善观察,一无错谬;持戒、入禅、、四无色等,及余一切之事,但于不为损恼,为利益故,咸悉开示,渐令安住无上佛法。”

  由此可见,专业技能不仅是的必要保障,也是利益的增上缘。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我们有并且努力的话,无论学习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只要,都有致富的机会,都有成功的希望。

  前面说过,正命就是合理的谋生手段,也是修学佛法的八正道之一。将谋生方式作为的内容,足见其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生中的黄金年龄几乎都是在工作中度过。如果不能很好地利用,将是最大的浪费;如果有意无意地造下恶业,就更是得不偿失。

  什么才是正命的生活呢?作为,我们不能违律的规范;作为佛,我们还不能的准则。在家必须遵循的十种包括:不、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反之,则是必须避免的十不。在中,还列举了十种非法谋财的现象。的是,这些行为至今仍然存在,并继续危害着社会大众。

  三、债务: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欠债不还,以不正当手段自己的债务;一是侵吞他物,如故意倒闭或携款潜逃,从而侵吞他人的财物。

  由此获得的不义之财,不仅会我们的人格,遭受的唾弃,更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就像那对为黄金所害的父子一样,到付出惨重的代价时,已悔之晚矣。所以,我们一定要如法地追求财富。

  开源就是掌握各种谋生和致富的手段,节流就是勤俭节约、量入为出。同时,我们还要勤业、培植福田。只要做到了这几点,财富就会日益增长。

  如果说赚钱体现了一个人的,那么,如何使用却反映了他的智慧。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花钱还需要智慧么?这个世界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太多的消费渠道,商店里琳琅满目的货架在热情地着我们,上触目可及的广告又为我们提供了选择和参考。但我们要知道,改善物质生活并不是花钱的唯一途径,更不是使财富发挥更大效用的最佳方案。世界上有很多富有的人,但既富有又能为人的却不多。原因是什么?主要就是取决于他们如何使用自己的财富。在对待财富的问题上,有几种比较典型的例子。

  一类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吝啬鬼,他们珍爱超过生命。即使拥有再多,依然舍不得以财富去帮助他人,不但舍不得社会,也舍不得给家人使用,甚至舍不得给自己享用。这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精彩的描述,如巴尔扎克塑造的老葛朗台及《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直到关头,念念不忘的依然是自己一生守护的钱财。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即使赚再多的钱,又有什么意义呢?他们只是财富的保管者而已,当他们撒手西归之时,这些钱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一点利益。所以说,“身死留财,智者不为。”这种以积攒钱财、守护钱财为乐的方式常愚蠢的,当钱财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时,不过是些毫无意义的金属和纸片。

  另一种极端,就是挥霍无度的暴发户。后,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尤其是沿海城市,很多人骤然暴富,却没有承受这份财富的健康心态,于是乎得意忘形,以一味挥霍来炫耀所谓的成功,沉溺于穷奢极侈的生活方式之中。他们将人生当作一场及时行乐的游戏,觉得财富只有自己吃掉、花掉才真正属于自己,只顾自己拼命享用,却不愿为他人付出分毫。这样的行为同样为社会所不齿,因为他们只是在地浪费财富,也是在无谓地消耗自己的。

  还有一些人,心非常强,总是花钱做表面文章。即使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也要添置高档的用品,追逐时尚的潮流,为此付出再多也在所不辞,这也是错误的生活观念使然。在他们的心目中,名牌就是身份的体现,高档就是价值的尺度。人的基本所需无多,我们需要饮食维持生命,可能吃多少?我们需要衣服抵御寒冷,可又能穿多少?但我们为什么在衣食无忧之后还不能满足?因为很多需要已不再是为了,而是社会使我们产生的需要。我们吃饭,有时是为了吃给别人看,有时又是为了应酬需要而吃;穿衣也是同样,有时是为了炫耀,有时是为了工作交际而穿。所以,现代人的衣食住行,已经演变为用来攀比的道具。

  还有一些人,急功近利到盲目的地步,不惜孤注一掷,将所有家产用来作风险投资。他们不仅希望财富来得多一点,再多一点;更希望财富来得快一点,再快一点。而在这样一夜致富的渴望中,人们很容易正确的判断能力,或是上当,或是投资失策,最后落得倾家荡产的悲惨结局。

  如果我们拥有财富而无理财之道,那么,十分的财富或许只能发挥一分的作用,甚至使我们为其所害。如何合理地支配我们的财富呢?也在经典中为我们作了具体的指导。

  财富应分作四份。第一分用以保障家庭的日用开支;第二分用以投资增值,否则财富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三分用以储蓄,以备不时之需;第四分用以慈善事业,一方面回馈社会大众,一方面为自己耕耘福田。其实这也是一种投资,是对于未来幸福的投资,而我们能从中收获的,决不是有限的财富所能比拟的。

  哲学家西塞罗曾经说过:“追求财富的增长,不是为了满足一己的贪欲,而是为了要得到一种的工具。”只有将财富当作“的工具”去追求,才能使财富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如果社会上的每个人都能做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那么,就会充满温暖,许多社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一味享用财富,总会有耗尽的一天,也就不再属于我们所有;一味地积蓄财富,也未必就能属于我们所有,因为货币会贬值,股票会下跌,银行会倒闭,即使将财产紧紧地锁在保险柜中,又能有几分保险系数?所以佛法认为,只有布施出去的钱财,才会真正属于我们所有。就像播下的种子,哪怕只有一粒之微,会为我们带来百倍、千倍、甚至千万倍的收获。

  在人生旅途中,我们既是收获者,也是播种者。只有不断地播种和耕耘,才能使我们“恒怀欢悦,身意牢固,诸善功德皆悉具足”,也才能为当下的人生和未来的积累足够的资粮。

  现代人追求财富,总是停留在物质财富的基础上。以为拥有物质财富就有了人生的一切。其实物质财富只是满足人生基本的需要,人生的低级需要。一个人如果只会追求物质财富,那也只能说明他的生命层次是很低的;而只是停留在物质财富的追求上的人,他的生命层次永远都提高不上去。所以,一个人当他的物质财富可以满足基本的时候,他应该进而追求财富。

  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影响之深远决非物质财富可以比拟。回顾历史,无论是古罗马的繁荣,还是盛唐时的富足,都不再能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任何物质帮助。保留下来并至今影响着我们的,是古圣先贤的,是历代智者的思想传统,是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

  的一生,身无长物,居无定所,却为我们留下了三藏十二部经典,为我们指明了趣向的道。在他的身后,一代又一代的者,都得益于留下的智慧,通过修学佛法获得了究竟安乐。除此而外,还有为我们留下的,孔子为我们留下的教育……无法想象,如果没有这一切,我们今天的文化会是怎样?我们今天的世界又会是怎样?

  在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中,唯有人类同时拥有和物质的双重世界。飞鸟走兽都懂得为觅食奔忙,如果人类也仅仅是为了而,那和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当基本解决之后,我们对生活的感受,更多是来自于体验,它的平衡与否,正是决定人生幸福的关键所在。

  我们的世界,主要由品质、文化素养和人生经验组成。一个拥有美德的圣贤,不论处于什么样的时代,都能洁身自好;一个洞明的智者,不论遭逢什么样的人生境遇,都能从容面对。所以说,只要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我们就有能力抵御的一切干扰。

  物质财富是外在的,虽然我们可能拥有房产、存折,拥有汽车、家电,但所谓的拥有,只是一份使用权或保管权而已。佛教说财富是五家共有,或是,或是,都会将它们化为乌有。所以,这些身外之物是虚幻不实的,随时都可能更换主人,而内在的财富才是我们真正可以依赖的无价之宝。

  我们可能会失去财富,但不会失去智慧;我们可能会失去健康,但不会失去慈悲;我们可能会失去家庭,但不会失去爱心;我们可能会失去事业,但不会失去。

  如果智慧、慈悲、爱心和也会失去的话,那只是由于我们不加珍惜而选择了放弃,选择了自甘。我们叹息日下,叹息不古,事实上,这正是由于人们的世界贫乏所致。在今天,旧的价值观被了,新的价值观却没有如期而至。在丢弃了“越穷越光荣”的口号之后,压抑已久的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被无休止地激发出来。随着社会商业化的进程,人们的贪欲空前地膨胀起来:对奢侈品的需要,对财富积累的需要,对和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如此迫切,使我们来不及按部就班地去实现。俗话说,“财迷心窍”,当我们的眼中只剩下的时候,不仅职业不见了,甚至伦理也不见了。

  在挂帅的旗帜下,很多人似乎已经忘却了的需求。正是这种忘却,使我们的内心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为什么今天的人对物质的需求如此迫切?对财富的积累如此?就是因为在我们的内心世界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在,没有崇高的理想在驱动,没有坚定的在支撑,甚至没有的力量在约束。为了追求物质财富,我们不仅忽略了财富,甚至以财富为代价。当我们的世界成为一片废墟之时,物质能否填补其间的空白?能否成为我们人生的无悔追求?

  失去物质财富,只会使生活受到暂时的影响;而一旦失去财富,不仅会影响到我们一生,更会殃及后代。不难想象,一个的父母会给子女什么样的教育?一个见利忘义的会给后代什么样的影响?所以,文明建设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因为我们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未来人生,影响到我们的子孙后代,影响到人类的发展前景。

  所以,我们要培养心灵深处的慈悲和爱心,培养生命内在的与智慧。对于人生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财富,才是永远可以从中得到受益的源泉。

  在《华严经》中,告诉我们:“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供养、利益供养、摄受供养、勤根供养、不离心供养。”不仅供养如此,在我们所熟悉的《金刚经》中,还处处以较量功德的方式,告诉我们法布施的利益:“若有人以满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其福胜彼。”所以说,无论是供养还是布施,功德法财都远比财富更为殊胜。

  我们知道,的资产有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之分,事实上,所谓的固定资产也只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房产会折旧,设备会损耗,它们的使用寿命都是有限的。如果说有什么可以称为人生的固定资产,那么只有功德法财才是当之无愧的。功德法财似乎是无形的,但它却不会随着我们的死亡而消失,不会随着生命形式的转换而失去价值。不仅如此,这善的种子还会不断为我们带来丰厚的馈赠。从这个角度来说,法财对于人生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有形的钱财。

  中处处强调法财远比财富的重要性。因为佛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人生的困惑,树立人生的正确观念;可以帮助我们人生的烦恼,可以帮助我们开发生命中无尽宝藏。成就智慧,成就功德,这绝不是物质财富能够代取代的。

  很多人都认为,财富是的保障,似乎有了钱就可以地生活。事实上,占有越多就越不。因为是被逐渐激发出来的,占有得越多,期待和牵挂也就越多。曾几何时,万元户就是富裕生活的标准。可多少万元户因此满足了呢?有了一万,就会想着十万,然后是百万、千万。往往是钱越多就感觉缺得越多,使生活不停地围绕这个轴心运转,从而忘却了人生的根本。

  有个比喻说,假如把财富、事业、荣誉、地位都比作0的线。否则,即使拥有再多,也还是等于0。但我们常常意识不到这一简单的道理,为了挣钱毫不顾及身体。结果“年轻时以健康换,年老时以买健康”。那么,健康是可以买来的么?可以换来最新的药品,换来精细的护理,但并不能保障我们的健康。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为获取财富使健康遭受的损失固然是无法弥补的,但我们为谋取而使心理遭受的就更难以愈合。是无限的,财富却是有限的。我们为尽可能多地占有财富,不仅直接或间接地侵占了他人利益,也使我们自己滋长了重重烦恼。这些内在的或许不会在短时间出来,但它的影响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所以,我们必须对财富有正确的认识。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懂得如法求财、合理使用;才能从容地驾驭它,而不是被它左右;才能成为财富的真正主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来源于ipfs

币安app官网下载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