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学诚:让佛教的价值观放声于世界文化的体系中

※发布时间:2018-5-19 19:24:25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被称为“黄金纽带”的中日韩佛好议已经成为世界佛教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之一。每届中日韩佛好议都堪称精彩绝伦,佛教代表齐聚一堂,交流互鉴,融合发展,为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第十一次中韩日佛好议上,学诚以《让佛教的价值观放声于世界文化的体系中》为题做基调发言,他以当界都极为重视的问题为切入点,阐述了佛教对世界的积极意义。学诚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特征日益显著的今天,更应该发挥佛法的特性,将佛教的价值观放声于世界文化的体系中。凤凰佛教佛教观察家栏目编辑学诚发言如下: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异常,油价飙升、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此外,生物多样性、白色污染、水资源、核废料问题、农药污染、森林减少等各方面和生态问题依然严峻,可以说,我们所赖以的地球生态已经危在旦夕,若再不采取有力措施,人类面临的终将是!

  可喜的是,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士开始认识到的重要性。在气候、能源、粮食、水资源等危机面前,除了制定本国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台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更纷纷大声疾呼国际间携手合作。

  尽管全球的工作取得越来越大的成效,但我们也应意识到问题的解决仍旧需要克服诸多的困难。目前,仍有许多团体和个人为了局部利益、短期利益,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对造成的严重污染,不惜损害其他团体与个人的利益乃至生命安全,这些行为无疑使全人类的环保事业蒙上了阴影。

  许多有识之士已经明确指出,今天全球范围内严重的问题之所以产生,其根源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是主体与客体对立、分离的思维模式。在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正是这种思维模式主导着人类,将自身于自然之上,不顾一切地向大自然,才会造成今天的。以佛教的角度来看,人类的借助着科技的发展而地膨胀,为了贪求舒适与便利而不断向大自然,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从而使问题不断恶化。而且,本身就是一个,它是隐藏于人性内部的动物的一面。而人类身为动物又高于动物,若一味沉溺于,就会失掉作人的资格。因此,人类如果要治理污染,继续,那就不但不应该刺激贪欲,还要贪欲。”同时,由于无明使人类看不清缘起的真理,认识不到人与的息息相关,才会做出急功近利、逃避责任、转移污染、以邻为壑等等恶劣。这样的结果是,由于贪欲和无明的,人们做出许多试图获得幸福与快乐的努力,却因为不具备真正的智慧而终将陷入危机与之中。正如《法华经》所说:“深著于五欲,如牦牛爱尾,以贪爱自蔽,盲瞑无所见。……深入诸邪见,以苦欲舍苦。”

  从以上的事实和分析可以看出,维系生态、绝对不仅仅是环保团体的工作、的职责,濒危的地球,是我们每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身为慈悲伟大的的,我们更不能这一攸关人类存亡的大事,更应当以勇健无畏的气概,为了地球母亲的命运挺身而出。身为一名佛,我们应当从佛教精深的教义中寻求智慧的源泉,努力搭建不分国家、不分教、不分种族的对话平台,与人士共同担负起地球生态的重责大任。

  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在于人类思想的偏差,这些错误思想的纠正,是能够取得根本性进展的。佛教的教理教义、佛的生活模式都蕴含着宝贵的生态伦理思想,提倡佛教伦理思想及其实践活动,对于匡正人类的偏差观念,提高人类的伦理,促们崇尚环保的生活方式,具有重大的意义。

  佛教与环保有关的思想,首先体现在“知足常乐”的苦乐观上。人的是无尽的,日益膨胀的势必导致地球资源匮乏,势必因为资源而发动战争,这样的恶性循环,终将使人类的不归。然而,人们追逐是为了寻找快乐,快乐的得到却不一定要通过。《佛遗教经》说:“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与这种“少欲知足”的思想对应,从古到今的众多佛一直有着“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

  佛教中缘起、的世界观为佛的实践提供了根本的依据。《杂阿含经》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以其亲证的缘起真理了一切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互依存与联系。人的正报与其赖以的依报––自然,有着“依正不二”、唇齿相依的紧密联系。缘起的道理还告诉我们,自身的发展不能损害到他人的权益,不能罔顾子孙后代的,否则必将遭受。南传大藏经》中也有“不应采伐如是等诸种之种子与诸种之树木”的记载。在佛教典籍中,对于狩猎、乱伐树木、开矿挖山、江河捕鱼等都有严格的,可看作是一系列生态的实践标准。

  如果说由于而戒杀强调了自利,佛出于慈悲的而护生则更体现了利他的。《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强调平等心与大悲心的关系,强调应平等饶益一切:“以于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大悲,以大悲心随故,则能成就供养。”在这种无比广阔深邃的慈悲的下,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没有容身之处。大乘佛法中“为诸不请友”的慈悲,激励了古今无数佛努力躬行实践,为“上求佛道、下化”而广修六度万行,而在中国佛教则突出体现在放生、素食的优良传统上。

  为了成就道,不仅要成就,还要。由于《般若经》等经典的提倡,“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成为中国佛的实践目标,也因此促成了众多名山古刹的庄严。据《高僧传》记载,早在北魏年间,梵僧昙摩密多来到敦煌之后,曾经“于闲旷之地,建立精舍”,并种植树木上千株,形成方圆百里的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峨眉山,其优美的、茂密的森林并非出自天然,而是主要来自从唐朝开始中国历代僧人的杰出贡献。时至今天,无论地处深山的各大丛林,还是位于繁华地带的都市,都以其参天的古木、如茵的花草迎接着各方信徒访客,在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更显得弥足珍贵。

  佛教的智慧宝藏中蕴藏着如此珍贵的生态思想,历代佛子的实践有着如此丰富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作为21世纪的佛,面对千疮百孔的人类,面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不但自己要以祖师为典范,实践自然环保的生活,更应当义无反顾地佛的慈悲救世,大力的智慧言教,以期和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扭转人类的整体共业。现代的佛和佛教团体,应该更积极地提倡“佛教”、“入世佛教”的参与,为等人类福祉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现代社会是一个地球村,地球的向我们提出一个共同的环保课题,这个难题不仅仅只有一个解决方案。正如同佛法讲“八万四千”、“归元无二,方便有多门”,佛应以更的心胸找出与人士对话、合作的道,利用区域文化的特点,推动与非佛教人士间的对话与环保行动。

  在儒道文化里蕴涵着大量的、护生思想,这些“发乎,应于福祸”的道理,与佛法的是相通的。例如,孟子说:“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发展与社会安定的根本。认为,人与都是自然的产物,主张“仁民爱物”、推己及人,把扩展至。

  “道法自然”是中国二千五百年前提出的主张。《》说:“无亲,常与善人”,人类应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天地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人类对一切生命和生命系统负有伦理责任。把自然规律看成是和人类世界的最高,“天人合一”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在这一点上,佛家、和的观点有着不少共通之处。

  由于进入工业化的时间较早,发达国家在生态的研究和实践方面,普遍比较重视,工作起步较早。诺贝尔和平获得者、著名家史怀哲提出了“生命”的理论,他将人与动物视为应当和睦相处的兄弟关系,为教文化关注生态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特征日益显著的今天,不同教、文化体系的对话固然重要,教内的合作往往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多年来,中韩日三国佛教界“黄金纽带”关系日益牢固,在呼吁世界和平、推动、重建伦理等各方面作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并结出许多丰硕。十年前中韩日佛好议决定,为实现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伟大,三国佛教界每年4月在本国植树,就是一个很好的。今天,我们三国佛教界人士又来到美丽的济州岛,共同探讨佛为所承担的责任,讨论如何用佛教的环保思想,来和引导当今社会的伦理观念,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在人类面临危机之际,佛有义务担负起应尽的全球责任,用自身的行动去人们,以彼此的同心同愿来影响社会,并发挥大乘佛法的特性,让佛教的价值观放声于世界文化的体系中。

  全球佛教界最具公信力,影响力,权威性的第一佛教品牌。 佛教文化,提高社会和谐度,构架两岸四地佛教文化交流平台,以大视野、多角度表现华人佛教救世。品牌栏目包括《大师纪》《海潮音》等

  本文来源于ipfs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
币安app官网下载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