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牙买加当地的“高考”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成绩均排名全国前十,并由此获得了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五年学金
然后,他是个汉语“小天才”。来中国的第一年,他在南师大学习汉语,以通过汉语四级考试,2015年四月份,他参加了汉语四级考试并以287分(满分300)高分通过,五月份又参加并通过汉语五级考试,在国教院五名零基础学习汉语的学生中拔得头筹。记者在与罗威交流时,他的口语表达也非常流利,并且基本没有口音,词语成语运用十分恰当。
再次,他非常擅长短跑。在牙买加时参加过许多短跑、长跑比赛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要知道,从男子100米前世界纪录保持者贝利、鲍威尔到新科“飞人”博尔特,从有奥运传奇之称的女“飞人”奥蒂到世锦赛冠军坎贝尔·布朗,在牙买加,短跑名将人才辈出。也许是优良的短跑基因给他打开了人生中短跑的这一扇窗。
但当我们停止贴标签,只关注罗威这个人的时候,会发现原来的那些优点,在个人的综合素质面前只能做陪衬了,这只是一个接地气的人,一个身边的朋友,一个活得精彩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里外中国,都是罗威眼里的中国。不同的是,一个是在中国之外,一个是在中国的土地上。
在来中国读大学之前,罗威对中国的印象,可以说是很经典的外国人视角——经济强国、中国功夫、传统中国建筑、五千年的悠长历史。电影和书籍里描述的关于中国的所有典型印象,在罗威脑海里构建出了一个模糊而神秘的国度。虽然现代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但在牙买加,依旧很难收看到中国的电视节目。人们对一个地方的印象,总是很刻板,这就是“游客永远不能在旅游景点体会到当地特色”的原因。就好像中国人提起法国,总要想到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和香榭丽舍一样。而来中国之后,他才知们对其他国家的刻板印象有多幼稚和离谱。
对中国的第一印象,是下飞机之后看到的现代化建筑,城市里和纽约等发达城市相同的大厦高楼,生活中的饮食在中国也能容易地找到。虽然没有住在故宫那种中国古代建筑一样的房子里,但这一切也让罗威很惊喜。“生活条件比想象中好得太多,这当然让我很快乐。”
时至今日,罗威在中国已经第三年了,汉语说得很流利,生活中的俚语、网络语言也深植他脑海。最重要的是,克服了语言的障碍,他能在和中国学生的相处中发现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子的。在他的眼里,大家虽然曾在不同的地方出生成长,拥有不同的民族和肤色,但都有各自的生活,都要相似的情感,遇到相似的问题,拥有相似的愿望。除了国籍之外,其他的真的只是“大同小异”。在采访过程中,他能够很轻易地抓住笑点,并坦言自己早就适应了在中国的生活,早餐基本都是包子,饺子,中饭就在食堂,喜欢麻辣烫,也爱去新街口逛吃;虽然想念家乡一年四季的阳光沙滩,但南京变化万千的冬天,他也是习惯了的。
当提起“学霸”,我们总是容易看到他们光鲜的成绩和令人的成就。但每一颗闪耀的星星,都有自己茕茕孤独求索的一段时光。
说到中国学生的时候,罗威的第一印象是“他们真的很刻苦”。当然,这个指向更偏向中学阶段的中国学生,在高考的重压下,很少有学生可以真正地去“放飞”,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他说在牙买加,他们有高考,也努力学习,但没有中国学生这样,在进入大学之前,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散步着奋斗的气息。他们会学习,但也有很多时间娱乐,有很多时间和朋友一起玩。对罗威来说,只要平时做好需要做的学习,剩下的就只是放松了。令他记忆犹新的是在当地“高考”之前,他整整一年都是异常努力的。而且在学习汉语的那一年,他也是每天五点钟起床预习教材,学到七点去洗个澡吃早饭,泡在汉语听力、口语、语法中的一天。天才总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之下总有的。
那么问题在于,如何权衡学习和发展个人爱好之间的关系呢?记者提到中国每年的高考大军,提到“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那么优秀的时候,他说“不能一个人去学习,那样只能适得其反,应该让学习的过程变得愉快,一个人应该明白自己所学的东西都是为了自己的人生。”他也提到自己周围的许多中国学生有许多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比如跳舞、运动、乐器、围棋等等,在他眼中,有长处固然好,但对他来说,将来不会去自己的孩子上兴趣班,如果他们不想的话。用他的话说,“我们都只有一个人生,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这和前段时间大火的“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样的情怀又有异曲同工之妙。青年人的世界总是惊人的相似,哪有什么生来不同,其实我们都一样。
除了学习,罗威最喜欢的事,就是跑步了。在牙买加的时候,身边有许多跑步的人,跑步之于牙买加,就像乒乓球之于中国,他身边的跑步氛围十分浓厚,也有很多相关比赛。能在擅长跑步的牙买加人中脱颖而出,罗威是相当出色的。来中国已经三年了,他也一直没有放弃这个爱好,常常一个人戴着,在校外环校跑。他是个喜爱挑战的人,在长跑的时候,会给自己打气,自己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战胜之后再跑向下一个目标地点,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跑步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这也许就是他理想的“做自己喜欢的事”。
罗威十分向往简单的生活,当被问及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时,他说“我是个简单的人。”然而他又深知生活之理,认为“简单的生活”只存在于别人的生活中,因为生活总是处处给我们惊喜,又时常带来小插曲。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自己的小忧愁或者压力,这是只能自己承担的。而且压力也是相对的,也许一件事对某个人来说是件不值一提的小事,对另一个人来说就像世界一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许我们只有在完全置身事外时,才能真的看清自己的生活,就像看待别人的生活。
对于大学毕业之后打算,他并不想回牙买加,也不想留在中国。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了解了牙买加和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也体验过两地的生活,并在两地都有不同的、印象深刻的体验,学到了许多。因此他想去其他国家读研究生,学习新的语言,适应新的生活方式,融入新的文化。“我们都只有一个人生”,这是他唯一的理由。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