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风俗习惯> 文章内容

新风俗 新故事

※发布时间:2021-12-6 18:16:05   ※发布作者:佚名   ※出自何处: 

  抚州吹响移风易俗全域推进的冲锋号。在全市所有行政村建立农村红白理事会,制定不收礼及低随礼标准,领导干部、全体、模范等9类人群带头执行;把移风易俗内容写入当地规模较大、影响较大的农村产业协会章程中,向从业人员进行宣传。

  在黎川县宏村镇,一座崭新的廊桥正紧张建设中。说起这座廊桥,当地群众都会对七旬老人黄贤林竖起大拇指。

  宏村镇水系发达,宏村河穿境而过,把中湖、孔洲等村隔开,两岸群众来往不便。2013年,几位老人,在镇里集资建一座廊桥,方便群众出行,此举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集资建桥的想法,也在黄贤林心里扎下根来。

  2016年9月,黄贤林70岁寿诞,按照农村风俗,七十大寿应该好好操办。对父亲的生日,在广州办企业的大儿子黄志清和三个弟弟打算大摆酒席,宴请乡邻。黄贤林听说后,立即赶到广州,对黄志清进行教育,又把其他三个儿子叫到广州,向他们陈述移风易俗、摈除的意义。最后,黄贤林说:“把办酒席的钱省下来,为宏村建设廊桥出点力。”于是,黄志清以广州黎川商会的名义,为建桥捐款1万元,并发动各地黎川商会为家乡建桥捐款,很快募集建桥资金100多万元。

  2016年9月,黄贤林在广州黄志清的家里,与儿孙们欢聚一堂,愉快地过了一个简朴的七十寿诞。同年12月,他把省下的10万元捐献给宏村紫府廊桥建设募捐办公室。

  “宏村紫府廊桥预计今年10月竣工,建成后,不仅方便两岸群众出行,还可供村民休闲、观赏、游玩。”镇里的干部说。

  近几年,彩礼钱居高不下,让许多家庭不堪重负。然而,在临川区唱凯镇东湖村却有了新做法,不仅将彩礼钱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还让彩礼钱变为新人的创业基金。

  村民王告华是村里把彩礼转变为创业基金的者。2015年,王告华在和儿子在议彩礼时,根据自家的经济实力,开出了12.8万元的彩礼,并提议这些彩礼钱不要用于结婚喜事的大操大办上,要用在两个孩子的事业上。王告华的合情合理,得到了岳父岳母的赞同。

  婚后准备开一家酒店用品店,但是创业缺少资金。小两口以前务工有些积蓄,但靠这些钱创业还远远不够。岳父在听说女婿有创业想法后,表示会全力支持。他兑现承诺,把12.8万元彩礼钱全部拿出来作为孩子们的创业基金,还自己垫了2.2万元,把15万元交到手上。

  不久,两口子用这笔钱在云南省保山市开了一家酒店用品店。经过努力,2016年,店里纯收益达15万余元。看到女儿、女婿创业取得初步成功,的岳父母既欣慰又自豪。

  把彩礼钱全部送还女婿作为创业资本的事情,邻家小妹让我欲罢不能在东湖村及周边村庄引起轰动,村民们对这一做法表示赞同。村里也适时向村民发出,少收彩礼、婚事简办,并由干部带头执行。如今,在东湖村,村民不比彩礼高,而是比谁家孩子有出息;不比婚事场面大,而是比谁家孩子创业项目大,一股文明新风正在逐步形成。

  “红白事只吃两餐,每桌的标准不超过500元;不是同族的亲戚宴请人数不超过8桌;不收礼或只收随礼,随礼标准不超过101元/人……”临川区嵩湖聂村起草的《红白喜事办理事宜的指导意见》鼓励村民红白喜事从简。

  “这个做法好,都是乡里乡亲,就是图个邻里和睦,收礼多,容易形成攀比,造成浪费。”今年81岁的老人聂子明是红白喜事不收礼的积极人之一。去年底,老人家喜事连连——儿子乔迁新居、孙子结婚。照以往,要摆两次酒宴。聂子明和村里的红白理事会一起做儿孙的工作,希望他们一切从简,不要大操大办。最终,老人的儿子和孙子一起办酒席,菜谱也很简单,但大家吃得很开心。酒席散后,父子俩算了一笔账:虽然整个酒席没有收礼,但是和以前相比还省了1万多元。

  下聂村红白理事会会长聂文明表示,红白喜事不收礼,杜绝了大操大办,省下了精力和开支,大家用节约下来的钱孝敬村里的老人。村里有25位年龄超过80岁的老人,为了孝敬他们,村里每年出钱请他们一起到村民文化活动中心集体过新年,并为每位老人发放100元的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