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钮文新:我国金融正越来越不适合实体经济发展需求

※发布时间:2020-5-14 0:23:52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过程中人们经常忘记的目的,而渐渐偏向了与技术接轨。现在最常听见的说法是:国际通行规则。

  过程中人们经常忘记的目的,而渐渐偏向了与技术接轨。现在最常听见的说法是:国际通行规则。这是中国中的一个重大误区。所谓国际规则,其实就是美国规则,是它们核心利益的体现。中国要搞的市场化必须是以中国的核心利益为根本目标,这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的具体体现。

  我依然认为,中国经济的核心是金融。因为,金融难度最高、牵涉面最广,关乎经济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金融关系到中国国民经济利益的保全和完整。

  为什么这样说?首先必须要理解金融的实质。如果说实体经济是“固体”,那金融经济就是“流体”。金融化、证券化过程,实际就是把“固体”为“流体”的过程。一旦“固体”变成“流体”,“固体”资本所创造的财富就可以“悄无声息地流走”。

  当今世界的一个金融风气就是“金融效率越来越高”。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尤其是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世界都在思考这样的问题。但中国好像是个例外。中国金融主管机构的认知是:美国是因为过高的金融效率出事,但中国恰恰是金融效率过低。不仅不需要减低金融效率,而且还应该提高。

  为什么要强化中国的金融效率?适宜中国经济特征的“金融效率”之度何在?中国金融监管机构是否有人在研究这样的问题?或许有,但目前还没有见到或听到过这方面的言论。

  一定有人会讥讽这样的说法。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事情应该由市场决定。那应该是由商品市场需求决定、还是由金融市场需求自身决定、还是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因为它们的结果完全不同。美国就是以金融市场的需求决定金融效率,其金融杠杆率最高可达200倍,最低也有60倍。但这样的杠杆率中国承受得起吗?但我们却看到中国的金融杠杆率越来越高。

  表面上看,截至2014年第二季度,相对于121.0万亿元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和28万亿元基础货币余额,中国货币乘数不过4.32倍。但这是。因为,中国28万亿元的基础货币有22.3万亿元被中央银行以各种手段锁定(存准等),实际供给到商业金融机构的现金M0余额只有5.7万亿元。M2相对于M0(流通中现金)的货币创造目前已经是21.23倍,这才是真实的金融杠杆率。

  近年来,中国的金融杠杆率在不断提高。这说明,中国金融正在趋于短期化,而且越来越不适合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市场现实也恰恰符合了这样的判断:中国货币投机越来越盛行,表明金融效率越来越高;但与之相对,实体经济越来越没钱,融资成本越来越高。这样的金融状况不可以推背图全集再持续下去,因为它将导致巨大的金融风险,所以必须要降低金融循环的效率,增加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效率。我们需要的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慢金融”,而不是金融循环的“快金融”。我们不需要金融循环的高效率,因为它是中国经济的罪魁。环保漆多久可以入住http://www.cheny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