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国学经典导读

※发布时间:2019-12-19 13:28:31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国学经典导读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一、国学概述 国学从周朝就有了,原来是国家级的贵族子弟学校,逐渐发展为国家的最高学府,优秀 的庶民子弟也可进入国学,经过考试,量才授官。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人主张大兴国学,发 展教育。 所以,我国古代典

  一、国学概述 国学从周朝就有了,原来是国家级的贵族子弟学校,逐渐发展为国家的最高学府,优秀 的庶民子弟也可进入国学,经过考试,量才授官。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人主张大兴国学,发 展教育。 所以,我国古代典籍中所指称的国学,是一个与学校教育有关的概念。 今天我们所指称的“国学”概念,不是指传统文化本身,而是指研究传统文化的学问和 学术。所谓学问,侧重于有关传统文化知识体系的积累与梳理;所谓学术,侧重于有关传统 文化研究方法的继承与创新。 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学概念,是晚清以来逐渐形成的。 由于东渐的效应,中 术交流日益频繁,为了与“”相对峙,有人提出了“旧学”或“中学”的概念。张之洞 即提倡: “新旧兼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 旧学为体,为用,不使偏废。 ” ( 《劝学篇·外篇·设学第三》 )后来梁启超在《清代学术 概论》中指出: “所谓‘中学为体,为用’者,张之洞最乐道之,而举国以为至言。 ” 由 此, “中学为体,为用”成为张之洞的名言。可见,相对于新学而言,国学指旧学;相 对于,国学指中学,它是与不同的自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为了国学,章太炎发行《国粹学报》 ,出版《国故论衡》 ,于是“国学”又有了“国 粹”和“国故”的称谓。 胡适指出: “ ‘国故’这两字,是章太炎先生提出,比从前用的‘国 粹’好多了;其意义,即中国过去的历史、文化史,包括一切。 ”胡适又说: “ ‘国学’在我 们的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 ; 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 ,省称为‘国学’ 。 国学的分类: (1) 、按学科分可分为哲学、史学、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 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哲学为主流。 (2) 、按思想可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 贯村子情事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 (3) 、按《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 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 (注: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纂于乾隆年间, 由 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一流学者完成。 “四库”即经、史、子、集; “全书”指所收 都是全本。 ) 二、经史子集四部概述 (一)经部 “经部”指的经典。经部之下又有小类。清代的《四库全书》经部之下又分易、书、 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乐、小学十类。 (1) 、什么是“经”? 《说文解字》云: “经,织也。 ” 《玉篇》云: “经纬以成缯布也。 ”经的最初意义,原来 是指“织物的经纬线”而言,织物而没有经纬线就不能成缯布。推之于平天下,须立一 个纲领,行事便有条理,犹如织布须有经纬线,因此“以经纬成缯布”之说,便借为“经纶 天下”之意。 《易经·屯卦》 : “君子以经纶” ,就是由经纬借为经纶的。 又按《周礼·天官·太宰》说: “以经邦国。 ”注曰: “经,法也;王谓之礼经,常所秉 以治天下也。 ”经作,凡古代圣哲言行政教之载于典籍,其能垂训诫而作,便尊称 为“经” 。王逸注《离骚》说: “经,径也;如径无所不通,可常用也。 ”故经之为义,经 之为书,可以“示人以修身、处世、、施政的大道,常用之而无所不通了。 ” (2)、经名的来源 经的名称始见于《国语》 , “挟经秉抱” 。 《孝经·锡命决》引孔子话云: “吾志在《春秋》 , 而行在《孝经》 ” ,这是纬书中始称“经”名。后世所谓“六经”的名称,大概来自于《庄子· 天运篇》 ,其云: “丘治《诗》 、 《书》 、 《易》 、 《礼》 、 《乐》 、 《春秋》六经。 ”由上可知,称“经” 先秦早已有之。 《礼记》有“崇‘四术’以教士”的说法。四术即《诗》 、 《书》 、 《礼》 、 《乐》 。先王以此 四者设教由来已久。有人认为, 《易》常用于卜筮,然其道理过于精微,非初学者所能通晓。 《春秋》虽为史事记载,但其“策书”性质藏于秘府不为所窥。直到韩宣子到了鲁国才 看到《易象》 、 《春秋》 。故先秦时期六经并未为诸国所备。这是古人以四术作为四经的一种 说法。 西汉扬雄《法言》仅说五经,而不称四经或六经。其言“说天者莫辨乎《易》 ,说事者莫 辨乎《书》 ,说体者莫辨乎《礼》 ,说志者莫辨乎《诗》 ,说礼者莫辨乎《春秋》 ” 。这是因为 经秦始皇焚书后, 《乐经》早已亡佚,故扬雄略而不提,只称五经。班固在《白虎通?五经论》 中说: “经,所以有五何?经,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经。 《乐》仁, 《书》义, 《礼》礼, 《易》智, 《诗》信也” 。于上相类。显然,四术加上《易》而称五经。 (3)、经目的递增 从上可见,有《礼经》的四术, 《庄子?天运篇》的六经, 《法言》 、 《白虎通》的五经等 说法。显然出于各种原因,对经目范围的见解各有不同。到后世呈不断增加之势,有七经、 九经、十经、十一经、十二经、十三经、十四经等多种名目。 1 七经。 ○ 《后汉书》注七经为《诗》 、 《书》 、 《礼》 、 《乐》 、 《易》 、 《春秋》及《论语》 。 宋 刘敞有《七经小传》 ,以《尚书》 、 《毛诗》 (毛苌所传,称毛诗) 、 《周礼》 、 《仪礼》 、 《礼记》 、 《公羊传》 、 《论语》为七经。清代有康熙《御纂七经》 ,指《易》 、 《书》 、 《诗》 、 《春秋》和 “三礼”等七种。 2 九经。唐时所立学官,以《易》 ○ 、 《诗》 、 《书》 、 《周礼》 、 《仪礼》 、 《礼记》 、 《左氏春秋 传》 、 《公羊传》 、 《谷(榖)梁传》为九经。一说是: 《易》 、 《诗》 、 《书》 、 《礼》 、 《春秋》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周礼》为九经。 3 十经。 ○ 《宋书?百官志》以《周易》 、 《尚书》 、 《毛诗》 、 《礼记》 、 《周官》 、 《仪礼》 、 《春 秋左氏传》 、 《公羊传》 、 《谷梁传》各为一经, 《论语》和《孝经》各为一经,共计十经。 4 十一经。将十三经除去《论语》 ○ 、 《孟子》便为十一经。因宋儒将《论语》 、 《孟子》 列 入《》的缘故。 5 十二经。 ○ 《庄子?篇》有“翻十二经以说”之言,即在《诗》 、 《书》 、 《易》 、 《礼》 、 《乐》 、 《春秋》六经以外,又加上“六纬” ,合成十二经。 6 十三经。这是说在《易》 ○ 、 《诗》 、 《书》 、 “三礼” 、 “三传”上,再加上《孝经》 、 《论 语》 、 《孟子》 、 《尔雅》,便成为十三经。此说成为近世以来的标准。 7 ○十四经。后人于十三经之末加上《大戴礼记》 ,合称为十四经。 总上,各种不同经目的说法可总括为,凡是列入经类的,不外乎“五常”之道和“六艺” 之文罢了。 (4)的内容 所及范围极其广大,凡我国古来一切天地人文、学术、政教等,包揽无余。引《史 记》和《淮南子》中的两段话以说明的大概内容。 《史记》云: “ 《易》著天地、、四时、,故长于变; 《礼》经纪,故长于 行; 《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 《诗》纪山川、溪谷、、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 风; 《乐》乐所以生,故长于和; 《春秋》辨,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 《乐》 以发和, 《书》以道事, 《诗》以达意, 《易》以道化, 《春秋》以。 ” 《淮南子》云: “温惠柔良者, 《诗》之风也;淳旁敦厚者, 《书》之教也;清明条达者, 《易》之义也;恭俭尊让者, 《礼》之为也;宽裕简易者, 《乐》之化也;刺讥辨义者, 《春 秋》之靡也。 ” , 《史记》说明了各种的特长及其致用之方; 《淮南子》则点明各种人文之 德。它们把内容言简意赅说出。 实际上开后世一切文体的先河。论、辩、说、解、序、跋等体,是《易》统其首; 诏、策、章、奏、表、启等体,事《书》发其源;辞、赋、颂、赞、诗、歌等体,是《诗》 立其本;铭、诔、箴、规、祝、祭等体,是《礼》总其端;纪、传、移、檄、关、牒等体, 是《春秋》为其根。故文体的种类,虽支衍蕃生,归其大要,都是于的。故《文心雕 龙?经篇》有云: “故文能经,体有六艺: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轻,三则事信 而不诞,四则义直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华,六则文丽而不淫,以为禀经制式,酌雅富言, 是仰山而铸铜,煮海而为盐也! ” 为中国后世一切学术所。的文字,体大精深,无美不备,为中国后世一切学 术之依归。先秦中国学术极其昌盛,究其实质,十有根源于如孔子手订六经,确立 六艺经典,其学正奠基于,讲变化之道,庄子列子学说托于寓言,他们都 根之于《易》教;邹衍、关尹子好推演,其学术根之于《书》教;管仲、商鞅法制, 意 在创制国家的政典, 根之于 《礼》 教; 申不害、 韩非的刑名旨在归正赏罚的措施, 根之于《春 秋》之教。观之于杨朱、墨翟、苏秦、张仪、孙武等等之学,诉诸九流之分,西汉《七录》 之叙,辨别原委归纳旨趣,无不有源于,可谓,遗脉。 不但为先秦诸子一切学术之本,后世莫不取法于。如韩愈有言“非三代两汉 之书,不敢观” ,又言“ 《周诰》 、 《殷盘》诘屈聱牙, 《春秋》谨严, 《左氏》浮夸, 《易》奇 而法, 《诗》正芭” ;柳元说“本之《书》 ,以求其质;本之《诗》 ,以求其恒;本之《礼》 , 以求其宜;本之《春秋》 ,以求其断;本之《易》 ,以求其动。 ”这些都是古学所言根源 于的至理名言所在。 (二)、史部 “史部”即历史,包括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 《四库全书》史部之下又分正史、编年、 纪 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政书、目录、 史 评等十五类。 (1)、史与史学的来源 史是什么?《说文解字》云: “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 《玉篇》曰: “史,掌书之官也。 ” 《周礼?天官?宰夫》 : “史,掌官书以赞治。 ”由上可知,所谓史,乃古 代为帝王掌书、 记事之人。 史为一种, 其所记之事应处处以公平为本, 故其字从又, 持中。又是右手之右,人用之以“事物”而能不失其,这才不负史之名。我国自春 秋“史”便有“不阿” 、 “秉笔直书”方为“良史”的传统。 上古简单,结绳记事。后人事日繁,文化渐进,始造书契;而国家创建,制度繁琐, 遂 不得不专立史官载述。史官的创设,据《世本》 : “黄帝时,始立史官,仓颉、沮诵居其职。 ” 可见史官来历久远。后世史学,即此发源。史官乃是一个系统。因为一国之事多而繁,决不 是一个史官所能总其成的。历代帝王斟酌情形,分其官掌其事。如《礼记?曲礼》有“史载 笔,士载言”的说法, 《玉藻》有“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的说法。周朝史官分职 就已格外详备, 《周礼?春官》云: “太史,掌建邦之六典;小史,掌邦国之志;内史,掌王 之八枋之法;外史,掌书外令。 ”史官已是一官分四职。周室既衰,朝纲失御,王官之学逐 渐散于民间,国史也就不专属于天子的史官了。春秋之世,诸侯纷起,都有其国史, 如 晋之《乘》 ,楚之《梼杌》 ,鲁之《春秋》 ,就是当时最著名的。孔子生当,根据鲁史创 作《春秋》 ,以为天下仪表,贬时王,斥诸侯,讨大夫,以正纲常,希图回复周礼大邦天下 之治。左丘明本《春秋》为之作传,遂开我国史学编年体史书体例,成为后世史家鼻祖。 战国、秦汉之际,战乱纷呈,世代短促,史官记载往往无所适从。当时七雄车涂异轨,律令 异法,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因此史官难以记载。秦统一天下虽书同文,车同轨,一, 然三世而亡, 史学著述无甚功绩。 直到汉武帝, 太史令司马迁继父谈之志, 抽石室金匮之书, 上始轩辕,下迄大汉,作十二本纪、八表、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将 2400 多年的事迹纳之 于 130 卷中,而成《史记》 ,遂开我国史学纪传之体,为后世所祖。 1 《国语》 2 《前、后汉书》 ○ ○ 总括我国史学可分为两派: 、 《国策》等书,附于《左传》 。 、 《三国志》等附于《史记》 。 《左传》文章,其气缓,其旨远,其言短; 《史记》文章,其气 抑郁, 其旨深曲, 其言参差磊落而不齐。 这就是所谓史学纪事两派, 而为后世史家定其范围。 史学有两个要点,一则撰述欲其简,二则考证欲其详。古籍史书中莫简于《春秋》 ,莫详于 《左传》 。鲁史所记载的是一事之始末;读之而知其,后定以一字褒贬,这是作史 者资以为考证的。左丘明录之以为传,后人读其始末,得其而后能知一字之所以褒贬, 这是读史者资以为考证的。故有云:一国之中,苟无事迹,虽不能作《春秋》 ;苟不知 其事迹,虽以读《春秋》 ,也不知其所以褒贬。史学此两点,是中国古来作史与读史的 两个重要问题。 (2) 、史目的递增 《汉书?艺文志》之前,古籍中没有史部之一目。 《汉志》将史部附于六艺之《春秋》后 面。到了晋代(荀勖)方有甲乙丙丁四部分类之法,按照经子史集的方式排列。直到《隋书 ?经籍志》才用经史子集取代甲乙丙丁成为定制。史部中,首列正史,于是史家的体制才开 始确定。自唐以前,只有《史记》 、 《前、后汉书》 、 《三国志》 ,这就是所谓的汉之四史,现 今称为前四史。由是,史目逐渐递增,遂有十史、十三史、十七史、十八史、二十一史、 二 十二史、二十四史等诸多名目。 1 十史。唐代初年,以《三国志》 ○ 、 《晋书》 、 《宋书》 、 《南齐书》 、 《梁书》 、 《陈书》 、 《魏 书》 、 《北齐书》 、 《周书》 、 《隋书》为十史。 《史记》 、 《前、后汉书》都不在其中。 2 ○十三史。唐代中叶,将以上未计入三种合入十史而有所谓十三史。 3 十七史。宋朝时在十三史基础上补入《南、北史》两书,又改刘昫的《旧唐书》为欧 ○ 阳修的《书》 ,改薛居正的《旧五代史》为欧阳修的《五代史记》 ,成为十七史。 4 十八史。元朝时,于十七史外加进《宋史》 ○ ,遂成十八史。 5 二十一史。明朝时,将十七史合以《宋史》 ○ 、 《辽史》 、 《金史》 、 《元史》,成二十 一史。 6 二十二史。清朝时,在二十一史外,加上《明史》成为二十二史。 ○ 7 二十四史。清朝乾隆时所定的所谓正史。在二十二史的基础上,增《旧唐书》为二十 ○ 三史,又从《永乐大典》中搜集薛居正的《旧五代史》集以成书,形成所定的二十四正 史。 (3)、史部的分类 唐代史学大家刘知几著《史通》一书,将史籍体例分为六家:一曰《尚书》家,二曰《春 秋》家,三曰《左传》家,四曰《国语》家,五曰《史记》家,六曰《汉书》家;又将六家 统归于“编年体”和“纪传体”两大类。 清朝《四库全书总目》将史部分为十五类: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 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另有谱牒一门,自唐代 以后,图存虚目,未计入。 古时,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记言之书, 《尚书》也;记事的书, 《春秋》也。后世便有 编年和纪事两种。然纪事者,以一篇记一件事而不能统贯一代的全部;编年者,又不能就一 人而各见其本末。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作《史记》 ,创制纪传体。用“本纪”以序 帝王,用“世家”以记诸侯,用“年表”以系,用“书” ( 《汉书》创“志” )以详制度, 用“列传”以志人物,将君臣政事得失总汇一编,从此确立史家准则,此后史家作史,其例 目大同小异。 (三) 、子部 “子部”包括、哲学、科技和艺术等类的书。 《四库全书》中分为、兵家、法 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共十 四类。 (1) 、 “子”字的意义 《说文解字》 : “子,十一月,阳气动,滋,人以为称。 ”徐锴《说文解字系传》注 云: “十一月夜半,阳气所起,人承阳,故以为称。 ”可知“子”字最初原指“人类”而说, 后引申作为男子的“美称” ,如王肃云: “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称。 ”颜师古云: “子者,人之 嘉称,故凡成德,谓之君子” 。由是可知,古代凡有、学问、爵位的人,都可称为“子” 。 “诸子”之所以称为“子” ,乃指人而说,并非指学派。何休《公羊传解诂》说: “古者 士大夫,通称曰子。 ”清人汪中《述学》云: “古者孤、卿、大夫,皆称子;子不成词,则曰 ‘夫子’ 。夫者,人所指名也,以夫配子,取足成词。凡为大夫,自适以下,皆称之曰子。 ” 上古“官” “师”合一,一般称其师传为“子”或“夫子” 。后来学下于野求诸“私家” , 便以“子”题其著作。及至汉代,士人为著其本师之名声,更冠以“子”字于其姓氏之 上,成为该对授业经师敬称。何休《公羊传解诂》在隐公十一年云: “以子冠上,著其 为师。 ”宋人承用其说,遂有子程子、子朱子等名,并以“子”为各派中“本师”或“先师” 之称,而门成书后,又复尊而称之为“子” ,后世遂以其人之名而名之,这是“子书” 名称所由来。 自古论“诸子”的,或称为“某子”亦或“某家” 。子,本“卿士”的称号;而家则为 “畴官世业”的专名。盖周代重“世禄”制度,往往以官为世,代守其业,子就父学为“畴 官” ,所以前人有“畴人子弟”的名称。如《史记?历书》曰: “畴人子弟分散。 ” 《集解》云: “家家世业相传,为‘畴律’ 。年二十三,传之畴官,各从其父学。 ” 《索隐》引韦昭曰: “畴, 类也;盖谓之学,类于父兄,故有‘家学’之名。 ” 清代家孙星衍说: “凡称子书,多非自著。 ”此话虽未妥当,但也说出了一些事实。 凡属于“子书”的必须“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卓然成为一家之言” ,而后可以称其为“子 书” 。西汉成帝命刘向为中垒校尉,校雠古书,作《别录》 ,未成而亡,其子刘歆继之,总合 天下图书分为“七略” ,把周秦以来诸子所著书籍定名为《诸子略》 。东汉班固作《汉书?艺 文志》便采用他的方法。自此“子书”开始成为一类,和“经” 、 “史”并传,而后人之 研究其书的,便也以“子学”命名它了。 到了唐代作《隋书?经籍志》分天下图书为“经” 、 “史” 、 “子” 、 “集”四类,于是子书 范围日益扩大。要特别注意一种传统倾向:即以为诸子学术是“反经术” 、 “非” 、 “明鬼 神” 、 “信物怪” 、 “小道不通”等,甚至以老庄、杨墨等学说为“” ,束书不观。其 实,子学中有着极为丰富的哲学、学、名学、、伦理学等思想资源,是我国学术史 及其研究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当高度重视。 (2) 、子书的分类 1 狭义分类法:刘歆 凡著书立说,自成一家之言,都可称为子书。有广狭二义分类法。○ 作《七略》 ,将天下群书分门别类,一曰辑略,二曰六艺略,三曰诸子略,四曰诗赋略,五 曰兵书略,六曰术数略,七曰方技略。此时子书的种类开始粗立一个范围,并不完备。班固 作《汉书?艺文志》依旧仿效刘歆体例,只少了辑略一项。总括诸子种类得 189 家,4324 篇, 总为十家。其中小说家未入流,不计其中。其余所谓九家为:、、家、法家、 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故称“九流” 。此后,王俭又分为“七志” ,分别为经典 并史记、诸子、文翰、军书、、艺术、图谱。值得注意的,他将诸子提升到了第二。 其 后,阮孝绪分为“七录” ,分别为经典、纪传、子兵、文集、技术、佛、道。他把子兵合而 2 广义分类法: ○ 为一。 首创诸子广义分类法的是荀勖。他分群书为甲、 乙、 丙、 丁之 “四部” 。 甲部为纪、六艺、小学,乙部为诸子、兵书、术数,丙部为史记之属,丁部为诗赋、图赞、 汲冢书。其后李充亦作四部。以五经为甲部,史记为乙部,诸子为丙部,诗赋为丁部。唐代 确立“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创立“四库”之名。其中子类分为十七:类、 类、法家类、名家类、墨家类、纵横家类、杂家类、农家类、小说家类、天文类、历算类、 兵书类、类、杂艺类、事类(类书) 、经脉类(明堂称脉类) 、医术类。自唐始,子部在 学术上地位,常居第三,处于丙位,故称丙部。到了宋代,又于四部外增加天文、图书, 别 称六阁。这是将天文、图书放之于子部外了。元明两代恢复唐代旧制。到清代,乾隆修 纂《四库全书》 ,总天下群书为经史子集四大类,形成定制。其子部分十四类:、兵家、 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 排 比次第,首,终之以释家、。自古以来,中国学术多以为法,佛老 故。 (3) 、读“子”的方法 考之于古代书籍分门别类,至始创立“六经”名目,而周秦诸子书都别称为“子” , 其余或称为“史”或称为“集” 。 《隋书·经籍志》始明确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经是发表见解 之文,史为记载事物之书;周秦之际诸子群起,集最为后出。集和子的区别在于:集为一人 的著述,其学术初不专于一家;子为一家的学术,其著述却不由于一人。 诸子之书,一般被认为是我华夏哲学智慧的大渊源。中虽有论及,却有驳杂不纯之 嫌。唯有子书论哲慧最为纯粹。子书之精粹,到西汉为止,东汉后便被以为浅薄。西汉 子书多祖述先秦诸子。 至于西周以前, 无所谓子书了。 由是可知, 子书专为春秋战国之产物。 故有云: “专家之学兴,而子书起!专家之学亡,而子书绝! ”春秋战国之前学术混而不分, 此后又裂而欲合。所谓道术既裂,方术以兴,一般才士,各得其学术之一端以自鸣其说, 故 称子。 子书的选择。的《荀子》 、墨家的《墨子》 、法家的《管》与《韩》 ,的《老》 与《庄》 ,杂家的《吕氏春秋》与《淮南子》 ,这些都是诸子中最精要的。读此八书的方法: 先,次庄,次管韩,次墨、次荀,最后吕淮。先老庄,因讲原理,为诸家学术所从 出。次读管韩,因法家是直承的余流。墨家则为诸子学术中的别派。荀子作为先秦学术 总结者,对诸家学术都有论及,颇有杂家之用,将其与吕淮相次并读,可以综览各家,明析 异同得失所在。赏析诸子文辞。文章,最为中和纯粹;者,古质,庄子诙诡奇 谲;法家者,最称严肃;名家长于剖析;墨家冗长枝蔓,近于口语;纵横家机警明快,明于 利害;杂家兼名法,合儒墨,最为疏通。要之,言为,诸子学问,五光十色,最具个性。 细加辨析,醇驳乃分。 (四) 、集部 “集部”收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著作等。 《四 库全书》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五类。 (1) 、 “集”的意义 许慎《说文解字》曰: “集,群鸟在木上也。 ” “集”字本作“雧” ,从三隹在木上。隹指 短尾鸟,三指数量多。故三隹在木上,有集合之意。小篆将“雧”省作“集” 。古文作“雦” , 只取三隹集合之意,而非集合之地了。后人引申其义为“杂” 、 “合”解。集字兼有会聚以及 杂合之意。 文集之所以谓之集,因某家著作中所辑文字是杂集各种学术,或各种文体而成,区别于 经史子专守一家之言而不相混杂。刘歆作《七略》有辑略,颜师古注: “辑与集同,谓诸书 之总要也。 ”三代以下,凡有文人学士著述成书,不列入于经史子的,都称其为集。集所包 括的,词赋文章一切皆有,且多著声于艺林。后世因位于四部最后,故名集部为丁部。 (2) 、文集的来源 《易》云: “物相杂,故曰文。 ” 《说文解字》 : “文,错画也” , “彣,戫也” , “戫,彣彰” 。 彣,驳杂花纹或色彩之意,引申为有文采、文才。戫,有文采,迅疾的样子。其实,错画相 杂本含有华美之意。彣,被认为是孳乳之辞,后世少用。刘熙《释名》说: “会集众彩,以 成锦绣;会集众字,以成辞义,如文绣然也” 。故彩绣之美,当为“文”字本义;属辞之美, 同于彩绣,亦称为文。 文集这个名目开始于晋代。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已有汇集文士篇章的做法,但并没有创 立文集名称。挚虞作《文章流别》 ,学者引以为便,别聚古人作品标为“别集” ,文集名称才 立。荀勖起四部之分,将诗赋、图赞和汲冢书归入丁部。其后王俭《七志》又以诗赋为《文 翰志》 ,集部便开其端绪。到阮孝绪撰述《七录》 ,才有了文集专目。至唐作《隋书·经籍志》 确立四部,集部才明确定目。 总之,自子史衰而文集之体盛,著作衰而辞章之学兴。文集中有经义、传记、论辨、 辞 章之名目。 (3) 、集部的分类 集部书籍在四部中最为浩繁。除经史子三种专家之学外,凡著书立说卓然名世的,都列 入集部。故集部分类最难最复杂。今按《隋书》和《唐书》之《经籍志》中的集部所分条目, 仅有三项:一曰《楚辞》类,二曰别集类,三曰总集类,而以道经和两类附后。此后诸 史集部分类,大都以此为本。直至《四库全书》编订,才于《隋书》分类之外,加上诗文评 和词曲两类,从而使体制显得详备。 1 《楚辞》类。 ○ “楚辞”体,源自楚大夫屈原。屈原作《离骚》八篇。其宋玉和之。 此后贾谊、东方朔、刘向、扬雄等相继拟作。从此文人以《离骚》之体,为屈原所创始, 而 屈原又为楚人,故定其名曰《楚辞》 。 2 ○别集类。 别集名称东汉后创立, 先秦文人不喜以文章自名。 自屈灵均以下, 属文之士, 日见众多,然大都志向不同,风流各殊,又不自检集,往往由他人追录。到六朝时,文人始 自编次,唐末又更为刊版印行。别集一类最为庞杂宏大。 3 总集类。总集一类所由起,盖建安以后,辞赋制作,日益繁滋,众家私集,渐趋多广, ○ 于是晋代挚虞摘采菁英,芟翦芜秽,条贯合编,称为《流别》 。是后文集总钞,相继而起, 然皆以此为覃奥而取则。 4 诗文评类。此类作家,最著于齐梁之世。凡评议诗文,要在一秉至公,无偏无倚, ○ 不 宜逞其意气,感情用事。 5 词曲类。词曲两种体裁,古来学者皆以为在文章、技艺之间,其品最下,无裨世教, ○ 不甚重视。自诗三百变而为古诗,古诗变而为近体,近体变而为词,词变而为曲,层累而降, 莫知其所以然。追溯其渊源,实乐府余音。近世学者方以为纯美文学。 以上五种集部分类, 据 《四库全书》 部次取则。 其中楚辞类作家最少, 别集类作家最多 。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
币安app官网下载 币安app官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