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人文经济> 文章内容

法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的缺陷分析pdf

※发布时间:2019-10-31 17:07:21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云南迷人湖1.本站不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摘要 摘要 法经济学主要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过 程、效果、效率及未来发展。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表达,法律就是在“理性人” 假设的基础上发挥着分配稀缺资源的作用。“理性人”假设随着经济学分析方法 进入领域,贯穿于法经济学的各个具体理论和观点之中,是法经济学的基 础假设前提。法经济学的规范性研究需要“理性人”假设,法经济学不能摈弃 “理性人”假设,但“理性人”假设中存在一些缺陷使其不能适应法经济学的 进一步发展,本文以此为立足点,讨论了法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的缺陷, 并对“理性人”假设的内涵进行了修正,为法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有 意义的探讨。 本文是从法经济学的理论工具一一科斯与谈判理论、博弈论、行为经济 学等三个视角对法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的缺陷进行了详细分析。科斯 和谈判理论从制度因素的角度对“理性人”假设提出了挑战。博弈论了“理 性人”假设中完全信息假设的缺陷,并指出个人的效用函数与他人的选择密切 相关,而且个人理性最大化行为与社会帕累托最优并不能总保持一致性。行为 经济学通过不同的实验了“理性人”假设的四个缺陷,即完全理性假设的 缺陷、纯粹自利假设的缺陷、完全追求效率目标假设的缺陷、完全充分有序偏 好假设的缺陷。在讨论“理性人”假设的缺陷的同时,本文也讨论了相对于“理 性人”假设的缺陷而言,运用科斯与谈判理论、博弈论、行为经济学等对 法律进行分析的优势所在。 这些缺陷的发现促使了“理性人”假设的进一步修正,修正后的“理性人” 假设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方的个人主义:第二、行为的性质包括自 利和利他;第三、追求的目标是由社会和个人共同决定的;第四、手段/目 标理性;第五、制度因素是内生因素,排除了制度不相关。 关键词:法经济学;理性人;假设的缺陷与修正 studiesthe structure,the effect, andEconomics formation,the procession,the TheLaw of ofthelawthe andmethod andthe theory 山eemciencv by development Onthe resoarcebased role thescarce theeconomics law a todistribute plays language,the and of Law RationalMan thebasic the Economics,the presumption Presumptions.As of field the RationalMan withthe methodofeconomicsenters Presumptiongoing analysis Lawand of law.The concreteand the thelawand every theoryviewpoint inpenetrate Man Man buttheRational theRational mustinsiston Economics Presumption Presumption and ofthemore oftheLaw itisunsuitable hassome that development imperfections basesitself the the ofthe Economics.This conflict,discusses upon imperfections and the in Law RationalMan the Economies,and modify Presumption contemporarily Man connotationoftheRational Presumption. the Man inthe This the of Rational imperfections Presumption analyze particularly of LawandEconomics…一theCoase the methodsthe LawandEconomicsfrom theory Theorem Theoremand Theory,Game Economics.Coase Negotiation Theory,Behavioral Man onthectoroftherule. and theRational Theorychallenge Presumption Negotiation Game showsthe oftheRationalMan Theory imperfections Presumption--··thecomplete of individualfunction othermen’s information.the utility beingdependent Economicsshows and consistent.Behavior rationalbehaviorsocial paretosuperiorkeeping Man absolute the oftheRational rationalitypresumption, imperfections Presumption…一the theabsoluteselfish absolute andthe pursuing presumption,the efficiencypresumption this discussesthe preferencepresumption.Synchronously absolute,sufficient,orderly and andBehavioral of CoaseTheorem advantageusing NegotiationTheory,GameTheory to thelaw. Economics analyze the Man The ofthe themodificationof Rational analysis imperfection promotes on choiceof Individualism;2,The Presumption.Theyinclude:1,InsistingMethodological aim tothe ofthe behaviorandtheaim the choice behavior,the keepingconsistency; superior aimisdecidedthe and itis behavioral 3,The personal society ectogenous;4,The by though rule selfishand ctorofthe iS characterincludes altruistic;4,The endogentic. man the KEYWORDS:Lawand and economics,Rational imperfection presumption,The modificationofthe presumption ll 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 究所取得的研究。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作品。对本文的研 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 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两彳工 日期:沙。悔,月tlT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南理工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 不保密日。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日期:≯口仁年r月r色日 导师签名 日期:弘嘶年f月f子日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法经济学是20世纪界也是经济学界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是20 世纪下半期界最重要的发展。它代表和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变革,代表 和经济学相互交叉渗透的前沿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的重大新成就。 方兴未艾的“法经济动”充分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条件下,经济 与法律两种现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高度统一的新特点、新趋势。经过近40 年的努力,界实际上掀起了完全崭新的一场法经济动。大学、耶 鲁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大学、大学、 莫里哀大学、迈阿密大学等和欧洲一些有声望的大学院都先后创设了 法律和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家、家争先恐后讲授法经济学,法经济学成为 一门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法经济学逐渐由、欧洲介绍到世界各地,并登陆 于非英语国家,成为一门国际性。各语种研究文献大量增加。通过经济 学家和家的共同努力,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几乎应用到法律和的各个领 域:财产法、契约法、侵权法、产品责任法、犯罪及刑法、保、令融法、 税法、知识产权法、国际贸易法,以及学、立、法律史学、法律实旎理 论、惩罚理论、民事、刑事、行政诉讼程序理论等等,各个领域都实实在在地受 益于法律的经济分析,并不断深化,给理论和部门法研究的新进展带来深刻 ,展现出对实践课题的独特分析思及其广阔应用前景。 在法经济学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选择“理性人”假设的缺陷这一视角进 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随着经济学分析方法进入领域,以及现代法经济学的真正诞生,原本是 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前提之一的“理性人”假设也成为了法经济学的基本前提假 设。法经济学就是以人是理性的、最大限度地追求利益这一假定,以及从 中推论出来的几个基本经济概念作为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的,法经 济学不能摈弃“理性人”假设,这不仅仅是因为“理性人”假设是法经济学的 基本前提假设之一,还因为法经济学的规范性研究需要“理性人”假设,而且 法经济学需要理性概念的内核即行为与目的的“一致性”进行行为的证伪,同 时法经济学主要研究选择的问题,选择必然与最大化联系在一起,“理性人”假 设满足了法经济学的这一基本要求。“理性人”假设之外的其他诸如“社会人”、 “契约人”假设由于其自身理论的不完备性及不适经济学的规范性研究等 原因,也不足以替代“理性人”假设在法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法经济学不 华南理工火学硕士学位论文 能摈弃“理性人”假设,但是“理性人”假设在法经济学的具体研究和发展中 出现若于不协调的缺陷,那么如何解决“理性人”假设的缺陷与法经济学的发 展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呢?这就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法经济学中“理 性人”假设的缺陷研究,对“理性人”假设的内涵进行修正,使其适经济 学的发展。因此选择“理性人”假设这个视角,能够较为准确的把握法经济学 的学术演变规律、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预测。同时“理性人”假设也是经济学 的基本假设前提之一,通过对“理性人”假设在法经济学中的缺陷的研究,能 够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探讨。 1.2文献综述 1。2.1老制度经济学一一凡勃伦传统和康芒斯的交易概念 经济学中有两大制度“1主义传统:一是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并延续至 今的美国制度主义传统;二是20世纪后半叶可以看作是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 以及奥地利经济学中(干预时期忽视了的)制度主义因素的再现和重要扩展的传 统。前者往往被称为“老”制度经济学OIE,后者通常叫做“新”制度经济学 的两大制度主义思想传统。术语“老”并不意味着该传统没有生命力、或 过时,它只是指持续的、集中关注制度问题的较为悠久的传统。 凡勃伦是美国制度学派的创始人。凡勃伦承袭了历史学派的一些传统,以 社会主义的庸俗和美国19世纪末“职能主义”的新心理学为其理 论基础。他以前的经济学都是以边沁的“苦乐主义”心理学为基础,把人看 作是“快乐和痛苦的计算者”。凡勃伦认为,这种强调的“苦乐主义”是与 新心理学不符的。凡勃伦还认为以往经济学的一个根本就是把寻求不变的自然 规律作为自己研究的目的,并假定一个“正常”状态的存在。在凡勃伦看来, 这种渊源于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凡勃伦用本能来解释人类经济活动, 把生物进化规律移植于人类社会,说明社会经济制度只有量的无限逐渐演 进而且不可预期。凡勃伦在其一系列的著述中,对工商企业的性质作了第一次 …制度是人为设定的决定人们相互关系的制约性规则。人类从晟原始的社会状态演变到最发达的状态都 对自己了一些制约,以便给出一个与他人发生关系的结构。人们正是根据这些毂!则来明确町以做什 么,不町以做什么,从而形成采取怎样的行动更为台算的合理预期。制度涉及社会、法律及经济行为。 它详细具体中的行为,一般为社会群体的所接受。它要么实现,要么由外部权威来实 施a一方面,制度是多个遵循同一规则的交易的集合:另一方面,制度是经过交易多次重复形成的。困此, 制度是在多人、多次重复的情境中人与人之闻的行为规范:或者按照博弈论的说法.制度是所有参与入的 均衡解。 ”’[英]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一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中国社会科学dj版社1999 年版:第1页以下。 2 第一章绪论 综合的新古典分析,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制度经济学体系。白他以后,所有的制度 经济学家都遵循儿勃伦传统。所谓儿勃伦传统主要有两点,一是对古典经济学 重市场轻制度的传统进行,建立以研究制度演进过程为基本内容的经济理 论;二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主张从制度上改变资本主义的经济法律结 构。 制度很大程度上被视为正式和非正式冲突解决过程的结果,成功的标准在 于制度是否产生了解决冲突的合理价值或切合实际的相互关系。制度经济学在 最直观的意义上把法律范畴引入经济学中,从而编织了法庭与市场这两个不同 空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一一一交易。它反对传统经济学局限于纯粹的经济因素的 研究,主张应联系所有的非经济因素(如结构、制度和态度等)来对社会 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尤其强调法律因素的特殊作用。在这一点上,以康 芒斯为代表的社会法律派…或康芒斯传统表现更为突出。 与凡勃伦传统相比,老制度经济学Olg的康芒斯传统与新制度经济学NIE 的联系更为紧密,因为康芒斯传统强调和关注法律、产权和组织,它们的演变 及其对法律和经济、经济交易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凡勃伦对社会和法律规 则的讨论强调习惯性规则及未预期过程,而康芒斯主要考虑司法和立法过程。 凡勃伦相信,社会习俗、惯例以及规范在社会个体目标、抱负及行为 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惯例和规范最初产生于该群体的生活习惯,产 生于思想和行为模式,而思想和行为模式又主要来源于当时流行的生活方式。 凡勃伦认为制度基本上是个社会惯例问题,社会惯例来自制度系统首次出现时 实际生活方式磨练或约束性影响的人们最终所取得的一种意见一致。它们 出现于群体内部,这些群体有着相同的生活模式,因而最后都沿相同的线习 惯性地行动和思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惯例最后就获得了规范性意义。对 凡勃伦来说,非常重要的是按这种方式衍生出来的基本价值或组织原则。例如, 以行为为基础的经济系统,其核心就是控制与服从原则,而市场或的经 济系统则往往以上的成功为原则。当然,制度系统不是一开始就一下子完全 形成的,而且凡勃伦也的确讨论了许多内部发展的过程。其中某些过程是精心 设计的过程,牵涉到司法和立法的决策,但凡勃伦强调的还是制度和制度系统 发展的非设计过程。 康芒斯积极主张提高国家和法律对经济的干预程度和作用,特别强调法律 和经济现象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甚至认为法律制度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最主 要的作用。他认为,法律居先于经济,正是法律制度促使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产 生和发展。他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归功于法院:法院了资产阶级法制的 Ⅲ社会派是制度学派的一个支派。它把经济关系归结为法律形式的总和,强调法律制度、法律结构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胜利,了封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他承认资本主义 社会存在着利益的冲突,但他认为,通过国家,首先是法院的调节,就可 以从冲突中建立秩序,实现一种合理的资本主义。例如,他认为美国1848年公 司法消除了旧的经济制度的缺陷,从而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他抱怨说:“经济 学家中很少采取这里所发挥的观点,或者是提出什么意见能把法律制度结合到 经济学罩面。” 康芒斯从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解释观点出发,把经济关系的本质归结为 法律上所有权的交易。在康芒斯那里,交易是康芒斯所提出的一个独特的概念。 他认为,传统经济学一直以商品为基本经济范畴。这是一种物资经济学。事实 易才是经济活动的最基本形态,因而才能作为经济学的基本范畴。他解释 说,“我一直在设决可能用什么作为研究的单位,这种单位要包括冲突、依 存和秩序这三种成分。经过许多年,我得到结论。认为它们只有在一种交易的 公式里结合在一起,与商品、劳动、、个人和交换那些旧的概念不同。所 以我用‘交易’作为经济研究的基本单位。” 康芒斯认为,交易是所有权的转移,交易是在法律和习俗的作用下取得和 让与对经济数量的控制权的手段。按照康芒斯的观点,生产活动是人对自 然的活动,交易活动是制度的基本单位,即制度的实际运转是由无数次交易构 成的,交易不以实际物为对象而是以财产为对象,,是人与人之间对自然物 的的让与和取得关系,是依法转移法律上的控制。康芒斯之所以如此重视 所有权的转移问题,是由于他认为,所有权是经济活动的基础,不先取得 的控制权,生产和消费就不能进行。所以,交易就成为康芒斯制度经济学的基本 分析单位。 康芒斯认为,从老派经济学家的交易是商品的实际移交的意义,变成把交 易关系作为法律上所有权转移的制度上的意义,这是经济学发展上的一个重要 转变。它使人们从传统的只重物质产品的物资经济学转到重视经济活动中的法 律因素的制度经济学。 把制度运作与经济交易联系在一起,不仅是康芒斯对经济学发展的一个贡 献,也是对法律的经济分析的一个贡献。但是,由于康芒斯对以交易为基本单 位的制度进行分析的方法主要是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方法,尽管康 芒斯对交易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较严格的限定,却没有对交易进行成本一收益 的分析,没有顾及到人们的交易活动是要付出代价的。或者说,他没有从资源 配置效率角度认识到交易本身也需要消耗资源,过高的交易代价意味着降低资 源配置效率,所以康芒斯并没有将经济学的方法真正用于分析制度及其运行。 康芒斯只是提出了交易概念而没有将交易与成本耗费联系在一起。这与康芒斯 等近代制度经济学者的反市场经济理论有直接关系。 4 第一章绪论 1.2.2新制度经济学一一交易成本和科斯 NIE也被叫做数理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现代制度经济学以及新型制度 经济学。 老制度学派之后,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制度学派::一是以卡拉布雷西、缪尔 统,以现代资本主义的反对派和者的身份,对现存制度进行,因结构 正统经济学家所推崇;二是以科斯、诺思、布坎南等人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 派,他们利用在经济学中居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一般静态均衡和比 较静态均衡方法,进行制度分析,使新古典经济学获得了对现实问题的新解释, 大大拓展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在学术界造成重大影响。以科斯、诺斯 等人为代表的交易成本分析,为人们观察法律过程和行为提供了一种 新方法。 6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经济政策领域凯恩斯主义影响的下降和新自 由经济主义的兴起,反思干预主义影响下所形成的社会经济立法成为一种学术 时尚。新制度经济学因此诞生。法律经济学直接源于美国的新制度经济学或新 主义经济学。两者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新制度经济学称为美国经济学 的“学派”。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是:当代社会的弊端主要是由国家 干预过多造成的,要想使社会恢复活力,需要实行新的政策,充分利 用市场机制。与早期制度经济学反对古典经济理论的法律经济分析倾向不同, 新制度经济学及相关的公共选择和产权经济理论是在全面继承和发展古典经济 学理论的基础上,从现代经济学的全新视角去分析法律制度,这与早期制度经 济学相比,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转折。 新制度经济学是研究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的经济学科。新制度经济学 是产权、国家与经济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它认为明确界定的产权能保 护人们投资和创业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国家的作用是产权,能 有效产权的国家就能实现经济繁荣。因而,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或基 本观点是有效产权的国家能促进经济绩效。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是对传统经济理论的。首先,在新占典经济学中, 财产权是作为既定的事实承认下来的,它对商品的实际交换不起任何作用,市 场交换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而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产权是~个人在控 制某一事物时所拥有的对另外人的。它内含于一种资产或物品的实体中。 物质商品的交换实质上是这些物品所有者之间的一组交换。一种资产或物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品的价值量大小,是由它所内含的这些量大小所决定的。物品的交换过程, 事实是衔量这些大小的契约谈判过程。正是物品中的价值决定了所交 换的物品的价值。总之,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交换是在产权或产权结构的 约束之下起作用的。科斯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局限性时指出,人们通常只看 到实物的存在,而没有看到推动这些实物变动的。 其次,新古典经济学忽略了正的交易成本对交换的约束或作用。在他 们看来,交易双方无需相互研究对方,无需花费成本便可获得关于贸易机会的 信息。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理性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厂商),都在自觉地遵循市 场机制的要求,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消费者将取得最大的效用满足,厂商将 实现最大的利润,从而社会的福利达到最优。总之,信息的获取是无成本的。 然而,现实的世界并非是拥有完备信息的世界,当事人为完成一笔交易必然不 断地出入市场,了解产品的质量和相对价值,需要就交易的细节进行谈判、协 商、检验、签约,甚至要承担违约损失等,市场的交易是要付出代价的。这种 使用市场价格机制的成本或代价即交易成本。信息充分与否是衡量交易成本大 小的~个重要尺度。信息越充分,交易成本越小;反之,信息越不充分,交易 成本越大。正的交易成本的存在构成了市场交换的重要约束条件。 再次,新吉典经济学假定人们具有完全的经济理性。具有完全理性的经济 人不仅有很强的计算能力和创造性,而且每个人都能够按照成本一收益的原则 对其所面临的所有选择方案及其后果进行优化选择,确定最佳途径。企业被归结 为生产函数,消费者被归结为效用函数,市场是进行资源配置的惟一有效的制 度安排。然而,人们在收集、贮藏和加工处理那些更准确地达到目标所需的大 量信息方面,其能力是受到制约的。正是因为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以及市 场经济中的信息的不完全性,所以人们不可能知道全部备选方案,也不能精确 地计算出所有备选方案的实施后果,从而使交易双方增加了相互了解、研究所 需支付的成本。制度的产生与完善减少了不确定性,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弥 补了人们的有限理性所带来的不便。 因此,新制度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不仅是对传统新古典经济学分析 的假定前提作了重新界定,而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度及制度变迁的理论。 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是以制度作为其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以交 易成本为核心范畴,分析和论证制度的性质、制度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合理制度 的标志的经济学派。我们通常的新制度经济学主要是指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 经济学。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将交易成本作为最基本的分析工具。 有人多次把新制度经济学称为交易成本经济学。真正将市场经济的研究拓展到 制度领域并实现这一目标,就产生于以科斯为首的新制度经济学有关交易成本 的概念运动。这里的概念并不仅仅是指提出了交易成本等新概念,更 6 第一章绪论 主要的是,交易成本这一概念的一般化意义,即将交易成本用以解释各类经济 及其相关因素,诸如市场交换的风险、信息、垄断以及管制等因素,从而 使交易成本这个概念在市场经济学中完全可以与价格、成本等基本经济范畴等 量齐观了。正因为科斯开创性地运用了交易成本概念来研究制度问题,拓展了 经济学的领域与视野,使他成为新制度经济动的发起人和主要推动者。 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与以往经济理论的不同表现在,它考察的重 点不是经济运行过程本身,而是经济运行背后的产权关系,即经济运行的制度 基础。通过考察和分析产权关系,来合理界定、变更和调整产权结构,以降低 或消除经济运行中的交易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改善资源配置。新制度经 济学之所以被称为“新”,主要是因为它完全沿用和承袭了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 假定、方法和工具,如理性人假设、稳定偏好和均衡或最大化分析。也就是说, 它是在古典的范式里重新研究和估价资源配置所依赖的条件,将传统理论设定 为已知不变的参数一一一产权制度、交易成本、经济组织视为亟待解决的关键 性变量,并侧重研究效率的性质和结果与这些变量相联系。新制度经济学家与 不习惯于分析被约束选择的旧制度经济学家不同,新制度经济学家精通现代经 济理论,并且能够经常地运用它;新制度经济学家对现实世界的约束更感兴趣, 更具体地讲,交易成本被看作是最重要的约束。 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竭力表明:由于存在交易成本,制度将影响到 资源配置效率:市场失败是存在的,但解决的关键在于制度安排;历史上经济 增长的源泉来自有效率的制度安排,不是传统上认为的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 因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表现;制度在经济运行中具有内生性 与稀缺性,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 交易成本对新制度经济学之所以重要,是由于新制度经济学家只有掌握了 交易成本这个分析工具才能够第一次真正地用经济学方法来研究制度的运行与 演变,从而使他们与凡勃伦至卡拉布雷西的制度学派社会的、心理的、伦理的 等分析方法区别开来。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配置的,科 斯的交易成本理论表明交易活动是稀缺的,因而也有代价,从而也就有如何配 鼍资源的问题。所以,一定的制度和规则必须提高经济效率,否则就会被新制 度所取代。这样,制度分析才被真正纳入经济学分析之中。正如诺斯所指出的, 科斯架起了制度、交易成本与新古典理论问至关重要的联系。 在科斯开创了交易成本和产权的研究领域后,大批经济学家和家循着 他的思,将交易成本概念用于诸如产权经济学、交易成本经济学、新经济史 学、产业组织学、法律经济学等一些新的研究领域手中,使交易成本概念逐渐 地被一般化。这样,由科斯及其以后的者们所创立的理论体系,就被奥利 费‘威廉姆森命名为“新制度经济学”,即用正统的经济学的方法分析制度的构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成运行及其变迁。 科斯在为《企业、市场与法律》所写的导言中说:“本书核心由《企业的性 成。所有这些论文实质上都持相同的观点。”…相同的观点即交易成本理论。科 斯的交易成本理论使传统的微观经济学发生了性的转变。科斯毕生从事法 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研究,以期改变经济学家们分析问题的方法,并最终获得 了巨大的成功。科斯指出:“在主流经济学中,企业与法律多半被假定存在,而 本身并不是研究的主题。于是,人们几乎忽视了在决定由企业和市场进行的各 种活动时,法律起着重要的作用。”“1经济政策包含着对不同体制的选择,而这 些社会体制是由法律的,或依赖于法律。大多数经济学家并没有以这样的 方式看待问题。 1.2.3博弈论 博弈论(GameTheory)又译对策论,是专门研究理性个体之间相互冲突和合 作的学科。博弈论的创立以冯·诺伊曼(J.VonNeumann)和摩根斯顿 发展还是在纳什(J.Nash)的两篇非合作博弈论奠基性论文在50年代初发表之 后。合作搏弈论和非合作博弈论是博弈论的两个组成部分,不过这些年来,后者 不仅发展速度更快,而且在经济学等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也更为广泛。从而,提起 博弈论,差不多总是指非合作博弈论。 一个最基本的博弈结构,至少包括3个要素:局中人(player)、战略空间 (strategyspace)和支付结构(payoffstructure)。博弈论假定,在每个局中人 所有可选行动范围(战略空间)内,该局中人是的,不受其他局中人任何形式 的:一个局中人的支付结构表示在不同情况(不同战略组合)下博弈终了时 他的收益(或“得分”)。在典型的支付结构中,一个局中人所得的支付不仅与他 自己选择何种战略有关,而且还是其他局中人所选战略的函数,任何一个局中人 改变自己的战略都将影响所有局中人所获的支付水平。这就是说,局中人之间的 利益是相互和相互制约的。除上述3个要素外,要对一个博弈进行分析,对 博弈定义一个信息结构也是必不可少的。即是说,研究者要明确每个局中人知道 什么和不知道什么。在局中人追求自己的支付最大化假定下,博弈论研究这些理 性个体的行为选择,他们策略选择时的相互影响以及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吻 合关系。它试图将研究内容数学化、理论化,以更确切的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 为清晰的描述与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工具。 ”R·H·Coase:The firm,the the market,andlaw(1998):P28 “R·H.Coase:The firm.themarket,andthe law(1998):P5 g 第一章绪论 一个博弈的“解”,也就是该博弈最可能出现的结果,称为“均衡” 如果局中人所选的战略处于这样一种状念,在其他局中人不改变当前战略的前 提下,任何一个局中人都无法单方改变自己的战略而获取更高的支付,则称博弈 达到了一个纳什均衡。纳什均衡的重要性体现在:一方面,它了任何意义的 “合理”结果都要满足的最起码条件一一一当某一局中人发现他单方改变战略 便可以获取更多时,他会毫不犹豫地改变自己的战略,博弈自然也就没有达到均 衡:另一方面,纳什均衡是所有其他均衡概念的基础。虽然纳什均衡指出了“合 理”结果需要满足的必要条件,遗憾的是,这些条件常常不是充分的,事实上,许 多博弈可以找出多个纳什均衡。当唯一性不满足时,进一步的“筛选”在所难免。 为此目的,在不同的应用中,博弈论学者添加了不同的条件,滤去~些不太合理 perfect equilibrium)等。 equilibrium)、适均衡(proper 博弈论与以往一般经济学研究方法不同。一般经济学方法是特定问题特定 分析,根据研究内容的性质选择所用的研究工具。而博弈论的研究方法是一般 分析特定应用,它提供一套研究利益冲突与吻合的方法,将特定经济问题纳入 博弈四要素中以为待研究的博弈局势,而后加以分析解决。博弈论对特定 经济问题的研究分为三步:(1)将特定经济问题翻译为博弈问题。由于经济问 题经常是利益的冲突与制衡问题,这一翻译过程作为一种简化虽然会失去一部 分信息,但可以突出经济问题中的主体结构,便于清晰的把握脉络。(2)运用 博弈理论方法得出博弈问题的解。目前博弈论虽已有较完整的体系,但仍未对 博弈局势作出最终统一解决,所以这一步得出的结论往往是有条件的、具有多 种可能性结构,需要与下一步综合运用。(3)将博弈问题的结论译回经济语言, 同时与第一步中所省略的信息一起为原始经济问题提供解释。如果博弈问题的 结论与省略信息发生冲突,则需要重新检查第一步的翻译过程,提出更为合适 的博弈模型。 1.2.4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 治一梅森大学的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Vernon L.Smith)因在行为经济学和实验 经济学方面的奠基性贡献而获得2002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纪念。卡尼曼和史 密斯的获代表了经济学发展的新方向。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经济学是 一门非实验性科学,它基于对现实经济的观察而非实验室中的受控实验,大多数 的经济学研究依赖于各种合理的假设。然而,现今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认为关于 9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人类经济行为的共同假设一一一以自利为动机并能作出理性决策一一一是有其 局限性的,开始尝试用试验的方法来研究经济学,验证和修改诸如无限理性假 定、纯粹自利假定以及完全约束假定等经济学基本的传统假设。更有甚者, 现在的经济学研究越来越依赖于来自实验室实验的崭新数据而不是依赖于那些 传统的田野数据,即得自于现实经济的观察数据。这些研究大多数扎根于鼹个有 着明显区分但目前却融会在一起的领域:认知心理学中对人类决策过程的理论 和研究:借助于实验室实验对经济理论的预测进行验证。而今,行为经济学 和实验经济学是经济学最为活跃的领域。卡尼曼和史密斯就是这两个研究领域 的先锋。 ·卡尼曼将源于心理学的综合洞察力应用于经济学的研究,从而为一 个新的研究领域一一一行为经济学~一一奠定了基础。卡尼曼的主要贡献是在 不确定条件下的人为判断和决策方面的发现。他展示了人为决策是如何异于标 准经济理论预测的结果。他的发现激励了新一代经济学研究人员运用认知心理 学的洞察力来研究经济学,使经济学的理论更加丰富。卡尼曼应用认知心理学的 视觉研究了回答问题、形成判断、作出选择的智力过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 们如何做出经济决策。其它心理学家也以同样的方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 关于在不确定性下的决策,卡尼曼的工作与特沃斯基一起,显然是最具影响力 的。卡尼曼还对行为经济学中的其它领域做出早期的贡献。他关于适度励的 重要性的合作项目就是一个例子。它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研究领域,其他的研究 者最终得出许多经济研究,显示出市场行为的多样性来源于对性和互 惠性的回报。通过这个及其它的工作,卡尼曼已成为行为经济学和金融研究在最 近呈欣欣向荣之势的灵感源泉,他的研究对其它领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仅在 其它的社会科学领域涉及到广泛的引用,而且在自然科学领域、人类学领域和医 药领域亦是如此。 弗农·史密斯为实验经济学奠定了基础,他发展了一整套实验研究方法,并 设定了经济学研究实验的可靠标准。他不像卡尼曼,他不是从挑战理性决策的传 统经济理论出发的。相反地,他验证了关于市场行为的可替代假设,尤其是不同 市场制度的重要性。卡尼曼的调查和试验主要侧重于单个代理人的决策,史密斯 则侧重于特定市场中代理人之间的互相作用的试验。史密斯也强调方 问题,发展了实践性试验方法,并建立了构成一个好实验的标准。其它研究者进 一步推进了这个传统。尤其是普洛特,他写了若干篇重要的论文,进一步发展了 试验方法后,成为将实验研究应用于新领域的先锋。但是大部分经济学家是通过 史密斯的成就,才认识到将实验室试验作为一种必要的工具的。目前的研究浪潮 来自于心理学与实验经济学的结合。这项新研究对经济学和金融学的所有领域 都有潜在的重要性。实验结果表明,某种心理状态~如有限理性,有限自利, 10 第一章绪论 不完全约束一一一是一系列市场结果背后的重要因素。 虽然卡尼曼和史密斯的各自研究内容在许多方面不同,但由于实验经济学的 行为主题日益明显,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也大量采用了实验方法,因此,他们的科 学贡献合在一起已经改变了经济科学的方向。经济学过去被为将人类的决 策过程的相对简单的理性模型进行理论化,同时也局限于用田野数据进行。 当卡尼曼和史密斯的这些理论露出端倪时,他们的早期著作遭到经济学上的科学 团体的怀疑。他们花了很长时间才使其主要观点对专业界有所影响,同时他们也 做了大量的深入研究。今天,许多或大多数的经济学家将心理学知识和实验方法 视为现在经济学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这都要归功于他们的成就。 1.3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看,经济分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分析,另 一类是规范分析。分析是一种描述性分析,它只解释经济如何运行,给出 存在的客观事实及其原因。规范分析则要对经济进行评价,并在价值判断的基 础上找出修正的方法。本文主要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来对“理性人”假设在法 经济学中的缺陷进行研究并对“理性人”假设的修正提出了意见。 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理论背景、 研究方法和论文的结构安排。 正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二章)主要对理性的概念、“理性人” 假设的具体内容以及“理性人”假设在法经济学中的地位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明确了“理性人”假设的具体内涵,指出“理性人”假设是法经济学的基本假 设前提,法经济学不能摈弃“理性人”假设。法经济学每引入一个新的理论工 具都会对“理性人”假设提出挑战,我们由此确定出对“理性人”假设在法经 济学中的缺陷研究的三个视角,为下一步的具体研究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第三一一五章)主要从法经济学的三大理论工具一一科斯 与谈判理论、博弈论、行为经济学出发分析“理性人”假设的缺陷,并对法经 济学这三大理论工具的优势(相对于“理性人”假设的缺陷而言)进行了详细 的论证。第三章首先分析了科斯对法经济学的贡献,进而对谈判理论(是 科斯细致化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而后指出传统“理性人”假设排除了制 度因素,而科斯与谈判理论就是从制度因素出发对“理性人”假设提出挑 战,指出制度因素应是“理性人”假设的内生因素,而不是外生因素。第四章 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出“理性人”假设排除了信息成本、对策成本,并出 个人效用的最大化并不能必然导致整体的帕累托最优,而后论证了博弈论分析 法经济学的优势。第五章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出“理性人”假设的缺陷一 华南理上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一完全理性假设的缺陷、纯粹自利假设的缺陷、追求效率目标假设的缺陷、完 全充分有序偏好假设的缺陷,并讨论了行为经济学分析法经济学的优势。 第三部分(第六章)在上述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正后的“理性人”假设。 笙三主:翌堡垒::堡堡皇鎏丝堕兰 一一一 第二章 “理性人”假设与法经济学 2.1理性 从词源上看,“理性”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其最基本的含义是“规律”,是 客观的内在于自然的东西,它支配着自然界的运动,是自然界运动的规则性的 表现。后来“理性”又被类比人的活动和神创造世界的行为,其中隐含着 的支配因素。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是事物 变化和发展的原因,他还认为对立的双方间的斗争产生平衡、均衡,或者一种 和谐的秩序;就认识途径来说,他虽然并不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但却推崇能 把握普遍性的理性思维。 柏拉图认为人与自然界一样,是一种理性的存在物,可以利用理性创造出 复杂的、具有高度组织性的社会。他说,理性是一种判断力,其作用就在于支 配、控制和协调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并由此促进社会的和谐。他论述了这样 的观点,即在由我们的感观的杂乱无章的表面背后,隐藏着一种完美的、 合理的和清晰的秩序,认识到这一点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感性世界,而且能 为我们提供个人生活和生活的行为准则。… 斯多葛学派明确的阐述了“自然法”思想,在他们看来,“自然法”就是理 性,是、一切的本原实体和动力;理性作为一种遍及的万能的力 量,是法律和的基础;的根源在于能否按照自然法的要求来遵循理性 原则,并把经济规范在适当的范围里。 理性主义哲学家认为自然界有自己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并 在这些规律的支配下和谐的运行着。在理性主义哲学的影响下,经济学家把经 济世界看作自发的趋向和谐一致的领域,是由一套结构性关系组成的一个系统, 人们可以从对该系统的假设中取得对经济活动的理解。这是理性主义哲学对经 济学的重大贡献。“理性人”假设就是经济学庞大理论体系的基础。 理性假设通常用于解释经济主体的行为。经济学家假定经济主体是理性的, 意思是说经济主体是自利的,他们有自己的行动目标,目标是主体的偏好满足的 最大化,主体能够有意识地朝着这个既定的目标努力。经济学中的理性有许多不 同的说法,诸如工具理性、意图理性、程序理性、价值理性等等。在新古典经济 学(主流经济学)中理性主要是工具理性,也叫做手段一一~目标理性,即手段目 标的一致性。 沈小波.《经济思想史中的理性主义情结》.《经济学家》2002(¨:P91—92 13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1.1工具理性 工具理性是目标导向性的。理性由一个相互的目标组成的系统引导,包 涵在经济主体的选择中。经济主体同时考虑、权衡目标、手段和结果,对不同的 手段进行相互比较,看不同的行动能带来什么样的结果。经济主体选择能够达到 目标的最有效的手段。 可以用以下三段式来解释工具理性的概念: 如果经济主体A想要目标C, 而且A有很好的理由相信d是达到C的手段, 那么A实施d是理性的。 上述理性的概念是新古典经济学中最经常使用的概念,即当且仅当经济主 体使他主观估价的效用满足最大化时,也就是经济主体选择最佳的手段来满足 既定的目标时,经济主体是理性的。 2.1.2确定性与理性行为 在确定性的条件下,用效用理论来描述理性经济主体的理性行为。效用是指 经济主体从消费的商品和劳务中得到的满足。理性经济主体通过所消费的各种 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来最大化其整体效用。经济主体的目标被归纳为一列偏好 关系。效用解释偏好,偏好解释经济主体的选择行为。效用是一个指标,也可以 说是一个指数。效用的高低取决于主体主观偏好的满足程度。效用最大化仅仅是 主体做他最偏好的事情的结果。主流经济学中对理性行为的描述有两种方法:偏 好法和显示偏好法。 在偏好法中,经济主体的理性体现在关于偏好关系的两个最基本的假设即 完备性和传递性中。偏好关系的完备性意味着在任何两个备选方案之间具有明 确的偏好。其实,要想对远离一般经验的备选方案进行评价是很困难的。经济主 体需要经过思考、搜集信息、试验来建立自己的偏好。完备性忽略了这一 过程,假定这一任务已经完成了,经济主体只作出已经思考过了的选择。 传递性同样是一个苛刻的假设。在评价远离于一般经验的各选方案时,传递 性的假设很难被满足。但是,完备性假设关系到理性概念的实质。传递性假设比 完备假设更为基本。如果经济主体不具有完备性假设,许多经济理论不能成立。 偏好满足完备性和传递性是理性的重要条件。满足完备性和传递性的偏好 可以用序数效用函数(偏好的排列)表达。当且仅当经济主体的偏好可以用序数 效用函数来表示,而且主体的选择事实上最大化其效用的时候,经济主体是理性 的。从这一角度说,经济主体的理性就是主体的偏好的理性,完备性和传递性意 味着经济主体效用的最大化。 i4 第二章 “理性人”假殴与法经济学 显示偏好理论是定义偏好的另一种方法。该理论把主体的选择行为作为基 本特征。偏好被认为可以通过主体的实际可观察的行为显示出来,通过对行为规 定性来理解主体的偏好。显示偏好弱是一个对行为的一致性的要求。显示 偏好强除了一致性的要求之外,又加上了传递性的要求。通过显示偏好原理, 将外在选择行为定义为内省的偏好关系,使经济主体的自利性和内在一致性结 合起来。 工具理性是有效的手段和给定的目标之间的关系,是用有效的、恰当的手段 达到既定的目标。工具理性和目标的性质无关。目标可能是不的、毁 灭的或者有其他什么不好的特征。不过,工具理性通常和人的特定目标联系在一 起。目标存在于经济主体的愿望中,对达到该目标所实施的手段的看法存在于经 济主体的主观的中。新古典经济学(现代主流经济学)通过对和愿望的 进一步的来解释经济主体的理性行为。愿望和偏好满足传递性、完备性、 连续性以及某种单调性,或者说满足叙述效用函数的标准假设。这样,(工具)理 性就通过理性主体的理性选择行为表现了出来。理性选择行为的理性有四个层 次:第一,行动是工具理性的。第二,行动的诱因是经济主体的和偏好。第三, 偏好需要有经济学家共同接受的特征。第四,最优化:经济主体不仅仅有效率地 行动来达到他们的既定偏好,而且是最优地达到目标:经济主体使用最有效率的 手段,效用是最大化的。 2.2“理·眭人”假设 “理性人”假设不是一个命题,而是隐含制度规范意义的行为假设。即 “理性人”假设是经济学的前提,是先验的。假设的内涵是:市场完全竞争、参 与人信息完备、具备完全充分有序偏好,确定,不需契约,所有参与人都是 自利的,并通过自身效用最大化达到社会整体的效用最大化。希普 常加给那些在工具主义意义上是理性的人。(他们)具有完全充分有序的偏好、 完备的信息和无懈可击的计算能力。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会选择那些能够 比其他行为更好满足自己的偏好的行为。这里理性是一个手段一目的的概念, 不存在偏好的来源或价值的问题。”“1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来理解: (一)个人的一切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增进自己的经济利益,除非能够使个人 受益,否则个人不会“主动”考虑他人或社会利益。 (二)在存在多行动方案的条件下,个人会根据成本与收益选择最有利于自 己的那个方案,从而使个人利益最大化。包含以下内容: 新帕尔雷夫经济学人辞典,第二卷,P57—58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完全充分有序偏好假设。行为人具有完全意志能力,能够其效 用函数具有有序性和单调性。有序性行为人在不同行动方案下得到的效用 足可以比较的。单调性则行为人能够在不同的效用之间判断出偏好的差异, 并进行排序。 第二、完全信息假设是假设参与市场活动的经济人具备所参与经济活动的 完全的对称的信息。经济人不必为获取信息支付成本,获取信息的成本为零。 第三、完全理性假设,是假设经济人在决定行动之前,对未来的经济形势或经 济变量形成有效的预期。 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理性人”假设体系。可能有的经济 学家在运用“理性人”假设时进行了某些方面的调整,但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 系它应当包括上述这些内容。我们下面对其内涵进行具体的分析。 首先“理性人”假设体现的是个人主义的方。…在主流经济学里占主导 地位的是方的个人主义,这种方体系强调对社会整体的解释必须立足 于个体。新古典经济学是牢固地建立在方的个人主义的研究纲领基础之上 的。它对社会经济现象的任何解释不涉及非个人主义决策者的解释,只允许个人 是决策者。新古典经济学既是被作为社会能够达到一种协调状态的证明丽提出 来的,这种状态是追求其自己目的的个人自发行为的结果:同时它也是作为一种 对外部社会看法的解释而被提出的,其方的本质是一项旨在与方的利 己主义协调一致,并成为整个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石。尽管“理性人”假设本身没 有方的个人主义,但“理性人”假设已经充分表明进行选择的是决策 者这个个体,是决策者在进行成本一收益的比较,只有经济行为人之间的 利益最大化选择都得到实现,才能实现均衡,建立在均衡之上的关系和制度才 是效率最高的关系和制度,经济理论的个主要就是证明均衡的存在并指明 实现均衡的径,而“理性人”假设是证明均衡存在的基础,如果没有对经济 行为人行为方式的判断根本不可能建立和说明均衡。 其次“理性人”假设认为制度不相关,认为制度只是在长期中影响行为人选 择的产出,并且不同行为人决策时基本临着相同的制度,因此假定制 度不变。 再次“理性人”假设认为人的选择是孤立的,每个行为人都是根据自己的效 用函数及面I临的约束单独决策,除非他人的选择影响了自己的效用函数,否则 不考虑他人的决策。 最后“理性人”假设不仅是效率价值观的体现者,更是其者。“理性人” 假设所关注的就是同一目标一一一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下,不同行动方案(甚至 【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中国大学出版社1992年:导论部分 16 苎三主 ::翌丝△::堡堡皇堡垒鎏兰 一 . 一 不同目的之间)的比较,选择的标准就是行为人利益是否得到了最大化a 2.3“理性人”假设与法经济学 2.3.1法经济学的发展历史 of 一般来说,学界多以把大学院的《法律与经济学》(Journal Lawand 会成本问题》一文1960年的发表作为现代法经济学诞生的标志。其实,用经济 学的假设及方法去研究分析法律规则在早已有之。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 国》中的《法律篇》,亚星士多德的《学》就有了用经济观念分析法律规则 的思想。而古罗马的贾斯蒂尼安《民法集成》中对法律问题的分析就是经济分 析。不过,他的分析范式由于受到他当时的实际条件的,也就不可能演绎 出法经济学的原理。而在中世纪经院哲学思想占地位时期。经济学家莫利 纳用价值、效用,价格等经济学的概念讨论了有关的公共政策的各种问题,例 如,如何通过节约法来抑止奢侈,如何管理和控制垄断企业、手工业行会等与 法律规则相关的问题。由此熊彼特教授认为“莫利纳的分析看到《国富论》的 雏形。” 到了亚当·斯密,他的《论法律》及《国富论》中的主题经济分析,就在于 阐明“法律和的发展过程。”“3并对人的自然及法律规则做了全面具体 的分析,指出了法律制度规则如何规范人的行为的暴定及原则。而意大利的“亚 当·斯密”一一卡里亚1764年出版了《论犯罪与刑罚》。其著作运用数学方法处 理法律问题,用成本收益方法分析了法律的行为问题,提出了“刑罚与犯罪的 均衡性”的原则。可以说这些思想对现代法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产生了甚远的 影响。 在美国,对法律规则进行广泛的经济分析首先肇端于19世纪初的美国的进 步主义运行时代。当时经济思想中的边际主义激起了美国经济学家对法律 规则中不同问题的极大兴趣。其主要者士亚当斯,、他关于《国家与产业行 为的关系》的论文阐述了经济学与的相互依赖关系,认为随着经济制度的 变革,这种关系更为复杂,而增加干预是必要的,因此要重新确立管制之 政策,而这些政策法规是通过生产竞争行为过程中的经济分析来确定的。而法 律制度条件下应该起到的作用正是美国的新古典主义与新出现的边际主义 经济学争论的焦点。前者认为市场的更为合适,后者则主张要对 市场进行适当的干预。 《亚当·斯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P2 17 华南理T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例如卡弗就用边际效用理论为累进税制,认为它能增加整个社会福利, 因为这样能够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持社会平衡。而塞利格曼的关于“能量”或称 支付能力以及收益的概念,开创了当代从理论上对经济标准的研究,而且他关 于税收政策问题的理论为美国法庭上广泛地引用。另一方面,在初凡勃 伦对工商企业的性质做了第一次综合地新古典分析。后来,他的学生康芒斯从 其实践的、历史的和以实验为根据的研究中,对法律制度问题的经济分析得出 了他的理论见解。康芒斯认识到美国最高法院的莱键作用,认识到最高法院在 形式和执行工作规则中的界线。而且康芒斯提出了一种财产理论,强调财 产在控制市场参与相对控制能力方面的演变和作用。1914年,伊利出版了《财 产合约及财富分配的关系》一书,其著作把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的观 点融合为一,对合约与财产法与财富分配之间的关系做了系统全面的阐述,并 指出这些领域需要比普通法提供更多的管制。 可以说,在进步主义时代,美国的法经济学是长足发展的。美国的法经济 学家对法律制度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分析研究,尤其是对普通法和福利政 策方面的问题。不过,这个时期的法经济学研究与现代法经济学研究无论是内 容上还是方法上都迥然帽异,相去甚远。因为这个时期法经济学的理论前提是 序数论以前边际主义者的思想,他们相信人与人之间效用是可以比较并且 这种比较可以用财富分配的事实来证明的。还有他们通常对立法比对普通法规 则更感兴趣,而且对法律规则在公共利益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抱有乐观的态度。 但在20世纪30…一40年代,由于受福利经济学的影响,法经济学一度沉 寂。因为福利经济学家往往把现有的法律规则制度看作是既定的分析前提,对 法经济学研究探讨主要放在与市场相关联的法律规则领域,例如反托拉斯法与 经济管制法等方面。不过,也正是这个时期美国大学院正在酝酿着 一场法经济学的。 30年代大学院院长卡茨对其学院进行了重大的,使 经济学成为院的正式课程。1939年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西蒙第斯加盟芝加 哥大学院,并创设“经济学分析与公共政策”等课程,着重分析干预 市场经济的效果。其后,迪莱克特接替西蒙第斯之职位。由于迪莱克特到芝加 哥大学院任职,从而开创了现代法经济学的新局面。首先,他把西蒙第斯 的“经济学与公共政策”课程改为“价格理论”课程,并且与利维合作开设了 “反托拉斯法”课程。而反托拉斯法使与法经济学最为密切的领域,大 学院对反托拉斯法的经济分析逐渐形成了美国界的“学 派”。1958年,迪莱克特创办了《法律经济学》,其的创办与出版推动 了现代法经济学的蓬勃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法律与经济学》的创办 第二章 “理性人”假设与法经济学 标志着现代法经济学的诞生。… 但是由于受分析方法及概念体系之,60年代以前的法经济学研究仅以 与市场有关的成文法规为对象,例如反托拉斯法、公司法、证券交易法等,因 此,他们在理论上并没有重大的建树与创意,也没有登法经济学之。只是 到1960年科斯的《社会成本问题》和1961年卡来布雷西的《关于风险分配和 侵权行为法的若干思考》的发表,才真正地标志着现代法经济学的产生。科斯 他们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假定与方法分析了法律规则并指出了法律规则各方面 经济学研究的可能性,奠定了法经济学方的基础,开辟了法经济学研究的 广阔领域。1973年才华出众的美国法经济学家波斯纳发表了他的大作《法律的 经济分析》,其书对各种法律规则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完全确定了法经 济学的理论基础及分析的框架。法经济学的建立打破了现代三强鼎立的局 势,从此法经济学大行其道。 法经济学在70—80年代经历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涌现出 许多优秀的代表人物与研究,例如:理查德·A·波斯纳与《法律的经济分析》 《法和经济学导论》(1983年),罗伯特·考特和托马斯·尤伦与《法与经济学》 (1988年),道格拉斯G·拜尔、罗伯特H·格特纳和兰德尔c·皮克与《法律的 博弈分析》,。同一时期,有关法经济学的研究机构和学术刊物也纷纷问世,例如: 美国爱默里大学的“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和《法律经济学》、迈阿密大学的“法 和经济学研究中心”和《法与经济学》、大学的《法和经济学研 究》以及在纽约出版的《法和经济学国际评论》:在英国也成立了“工业法研究 会”等机构,仅大学就出版了《工业法》和《、经济学与组织研究 》,此外还有美国某大学出版的《行为主义法经济学》“1。此外,一些著名的 大学,例如哈佛大学、大学、斯坦福大学、大学伯克利分校、大 学、约克大学、大学等,纷纷在院、经济学院(系)开设法经济学课程: 一些著名大学的老牌,例如《哈佛评论》、《耶鲁评论》、《哥伦 比亚评论》、《大律》等,也开始纷纷重视法经济学的研究, 刊登有关法经济学的研究。这一时期,法经济学由于自身的不断成长,已经 开始逐渐从新制度经济学中出来,成为一门具有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的相 对的新兴学科。 2.3.2“理性人”假设在法经济学中的地位 法律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包括规则与原则),通过分配行为人的与义务 《法经济学的思想轨迹与当前发展》.易宪容《江西社会科学》i996年第7期:P56—61 波斯纳.《法律理论的前言》中国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l版:P260,来查明该的出版社 19 华南理T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其功能在于调的行为模式,或是、或是教育、或是预测、或是评价,从 而实现某种价值,如、平等或秩序等。因此,一套要产生实效的法律规范体 系,那么首先就必须对其所调整的行为人本身的行为可能性要有一个准确的认 识。即要有科学的人类行为理论作为制定、修改、废除法律的依据。在这一点上, 它与经济学的行为理论有契合之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的言论。用户名:验证码:匿名?发表评论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