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日前报道称,我国商业银行最近纷纷收紧了对PPP的信贷支持,表明银行对PPP项目的态度正在转为谨慎,有的国有大行甚至全面暂停了包括资本金融和项目贷款在内的所有PPP融资业务,进行全面的风险排查。这是否意味着一直受鼓励、支持的PPP正在减少投资,成为市场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
所谓PPP,指的是和社会资本合作从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形式。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一直高度重视的一个投资方向,在将投资扩张作为推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这一模式废弃以后,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中央基本上允许的一个方向,近几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此有过多次部署。中央之所以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能够网开一面,一方面是为了通过这一投资的推进,既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也能改善投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一些经济增长过于落后的地区能够通过此举增加经济的活跃度。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格地说是必须由投资,建成后无偿交予公共使用。但是,如果仅靠一家投资,一是地方没有那样雄厚的经济实力,这必然导致一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并拖累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由于与市场总是存在一定程度的隔膜,因此其效率也比较差。
在长期的探索中,我国除了对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仍由投资以外,很多地区性的和与市场比较贴近的项目借鉴国外的BOT模式和PPP模式,引入了多资本大规模地兴建和基础设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所谓BOT,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但这种模式给予企业更多自主权,建成的项目在期限内成为民营企业的产权,收费经营,与其公共性产生了矛盾,近年来出现了很多意见,因此已经较少使用。
相比之下,PPP模式要求更深地参与项目,民营企业建成项目后不再向服务对象收费,而是由依据公共绩效评价结果向企业支付对价。因此,PPP是一种更适合中国国情的投资模式,近年来得到了较广泛的推行。
但是,最近两三年来,围绕着PPP的展开,出现了一些值得的趋向。PPP的投资模式之所以能够受到一些地方的欢迎,一个重要原因是可以以此为理由向银行融资,在财政收入减少而所承担的民生支出日趋走高的情况下,通过这一模式来寻求融资相对其他渠道顺畅得多。在这样一种动机之下,一些地区出现了PPP大干快上的倾向,有些项目未经严格论证匆促立项甚至上马,其建成后的投资收益究竟如何,不能不让人捏一把汗。
实际上,以前一些由主导的项目之所以成为烂尾工程或建成后使用效率差,投资难以收回,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与市场脱了节。而现在之所以提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更多地使用PPP模式,主要就在于因为民营企业的市场嗅觉高于,利用它的这个优长可以让一些项目发挥较好的投资效率。
目前,民营企业对于参与PPP项目积极性很高,民营企业通过参与PPP也可以方便地得到银行融资,但在现存的市场下,由于仍握有强大的事权,要求民营企业在与的合作中市场化原则,在很大程度上还缺乏可操作性。但是,正是由于有了的背书,民营企业参与的PPP项目一旦建成后效益不理想,它也很容易对银行形成烂账,最终造成银行损失。正是由于银行看到了这个可能出现的,开始收紧PPP项目上的信贷,这是已经市场化的银行以其市场嗅觉产生的一种自觉,对银行来说,这是一种进步。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PPP模式则是一种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投资方式,未来仍将得到运用。但是,一些地方缺乏足够的能力和人才展开真正的PPP,大量泛化的PPP,已经超出了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也为银行信贷的安全埋下了隐患。
因此,PPP不是不可以搞,而是必须明确标准,加强监管。财政部去年发文,要求对一些不符合条件的PPP出库(从入库项目中移出),这是行政监督的合理措施。而银行收紧PPP信贷,一方面是为了好自己的利益,避免信贷风险发生,另一方面则是从经济人的角度作出的理性反应,对于PPP的过热也能起到降热作用。现在最重要的是必须为PPP项目建立一套切实可用的标准,让地方遵循,对于市场现实而盲目上马的项目,则要果断叫停并进行问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