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4月19日了解到,国家气象中能预报业务建设总体方案已经确定,将从智能网格预报、智能台风预报大数据和智慧农业气象等三个方面加速发展。发展智能预报将促使我国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发生重大变革,并为及决策者提供更精准、更客观、更具针对性的气象预报服务。
智能预报是对多年来气象现代化的有效整合,利用信息化、数值预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将过去预报流水线中繁重的“手工劳动”交由计算机承担,预报员则更重视算法开发、对客观预报产品的分析及释用。就好比飞机无人驾驶技术,智能预报中预报员主要工作是“关键时刻切换手动驾驶,应对晴空湍流等突发情况”。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智慧气象。国家气象中心主任毕宝贵认为,智能预报业务是智慧气象的重要一环,是前期现代化建设积累到一定阶段所取得的必然突破,是提供可惠及人人时时处处“智慧型气象服务”的基础。日前,中国气象局制定了《全国精细化网格气象预报业务建设实施方案》,今年年底前将在全国运行高时空分辨率的智能网格气象预报业务。
“智能预报是在更高层次上对气象现代化的谋划和布局,其发展过程会促使预报作业流程变革以及人员的再分配。”毕宝贵说,智能预报业务系统能记忆不同预报员工作习惯,主动学习预报经验;针对用户访问习惯,可实现预报服务双向互动,进而根据需求不断创新;协同预报流程可促使气象算法与计算机算法的深度融合,预报产品自动生成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该中心通过模式后处理等技术对模式预报结果进行较好订正,使预报员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对灾害性、转折性天气研判上,并将降水、气温、能见度等17种预报产品通过网格化、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发布,空间分辨率可精确至5公里。智能台风大数据系统现阶段建设目标是依托各类台风历史数据,为台风防御工作提供高效全面的决策依据和背景信息。未来,该系统还将接入台风智能预报功能。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正在研发的中国农业气象业务系统3.0版本将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使气象、农业、统计、民政、水利和基础地理信息等多源数据与农业气象模型系统相结合,形成智慧农业气象业务体系。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