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记者从省测绘局获悉,历时3年多的山西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完成了普查数据采集、标准时点核准、数据库建设和数据统计分析等工作,全面查清了山西省行政区域内各类地理国情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首次全面查清全省行政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了解国情、把握国势、制定国策的基础性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和《山西省人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通知》,2013年4月,我省启动了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此次地理国情的普查对象为山西省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普查内容分为两类:一是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的类别、、范围、面积等地理信息及其空间分布状况;二是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铁与道、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的类别、、范围、面积等地理信息及其空间分布现状。
此次普查以优于1米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收集整合多行业专题数据,按照“所见即所得”的数据采集原则,以2015年6月30日为标准时点,获取了全覆盖、无缝隙、高精度的海量地理国情数据。具体为:利用航空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完成了国内首个全省覆盖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高程精度达到分米级,一位女士的推油经历数据达170GB;利用国产资源三号等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生产了覆盖全省的数字正射影像图;采集了“山水林田湖”“工商住环行”等国情要素,城市地区最小采集面积达到200平方米,建成了系列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
据省测绘局基础测绘处处长曾波介绍:“此次地理国情普查,全面查清了我省相关地理信息及其空间分布现状。形成的普查,系统表达了我省13个一级类、58个二级类和139个类的地表覆盖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的类别、数量和空间分布等情况,全面详实反映了我省地理国情现状。”
同时,我省发布了《山西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公报》。作为调查的概要反映,其从全省宏观决策以及相关部门和社会大众关切的重点和热点出发,筛选并建立了反映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铁与道、居民地与设施等6个方面的地理国情要素基本信息的统计指标体系,社会可依法查询、应用。(记者 张晓敏 通讯员 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