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拉屎在裤子里量化金融分析师AQF表示一提到经济学,很多人会下意识认为,这是一门教人怎么赚钱的学问。就是这种认识,让很多人带着功利眼神审视这个充满乐趣和思考的学科,从而错失了另一种看世界的方式。
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说:“在人的一生中,你永远都无法回避经济学。”经济学的出发点是资源的稀缺,因为稀缺,产生分配,个人奋斗的动力,人的,人性的复杂都由此产生。因此,读经济学的书,就是在阅读我们自身的和人性中隐藏的某些东西。
我们身处的世界,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看到的世界。从经济学的角度入手,我们似乎能发现一些隐藏在时间尘埃里的历史变迁的秘密。本周精选的7本关于经济学的书籍,帮助我们改变看世界的方式~
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学生导向”,与其他同类教科书相比,本书强调更多的是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和政策分析,而不是正式的经济学模型,为此,作者在大部分章节里都提供了案例,以说明经济学原理如何应用于现实经济学问题的分析,此外,作者在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新闻摘录”。以使读者懂得什么是生活中的经济学。
在这本书中,列维特和史蒂芬·都伯纳取材日常生活,以经济学的方式来探索日常事物背后的世界:念书给婴儿听会不会使他日后成为一个好学生?游泳池比还?贩毒集团的结构其实和麦当劳的组织很像,而且基层员工和小弟都没赚头,钱都进了总裁和大哥的口袋;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对孩子影响不大。
《经济学》中确立了一个有悖于传统智慧的观点:如果说伦理代表了我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运行模式的话,那么经济学就是在向我们描述这个社会到底是如何运行的。
同时,作者也展示了千方百计搜集来的各种数据——学校的考试成绩、日本著名相扑手的秘密、房地产经纪人的买卖记录,甚至还有卧底的秘密日记。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巧妙分析,作者得出了种种令人跌破眼镜的结论。他将你如何用数据分析你所看到的世界;他将告诉你:真实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的。
《博弈论》是博弈领域的两位领军人物的集大成之作,囊括了迄今为止除演化博弈之外的所有博弈论的理论和方法、代表了博弈论发展的最高水平。它不仅涵盖了博弈论的方方面面。而且几乎对每一个论题都给出了严密的数学推导和证明。
《博弈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覆盖面广,几乎涵盖了博弈论的各个领域。第二,有丰富的实例、精心构思的习题以及广泛的可扩展性。第三,深入浅出,既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博弈论的了解,也可以满足爱好技术性证明的读者对于博弈论精髓的把握。《博弈论》是经济学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学习博弈论的最好教材,也是其他对博弈论有兴趣的读者的必备参考书。
亚当·斯密并不是经济学说的最早开拓者,他最著名的思想中有许多也并非新颖独特,但是他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完全可以说《国富论》是现代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国富论》远远不是一部通常所认为的学术论文。虽然斯密也劝说,但他的论证却更多地是反对干预和反对垄断;虽然他赞扬贪欲的结果,却又几乎总是商人的行为和策略。他也不认为商业制度本身是完全值得赞美的。
《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以边沁的功利主义为出发点,把分配问题作为论述的中心,运用了古典经济学发展起来的抽象法。李嘉图认为,人类行为的准则是个人利益,是追求个人功利,即寻求快乐和避免痛苦,而个人追求个人利益同整个社会的利益是一致的,符合社会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他实际上是站在工业资产阶级立场上,把资本家追求利润的个人利益与生产发展、社会财富增加和社会进步看作是一致的。
他的研究方法带有形而上学的片面性,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制度看作是的、不变的。《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全书分为32章,结构比较松散。李嘉图的经济学理论主要内容完全包括在前六章中,其他各章则是李嘉图理论原则的运用或是对其原理的解释和补充。
本书是当代经济学泰斗、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得主萨缪尔森的不朽经济学著作,自1948年问世以来就广受赞誉,先后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出版,是有史以来发行量最大、至今在全球范围内仍然被广泛采用的经济学教科书。第18版为2005年修订的最新版,在经历了前17版的积累和沉淀之后,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已经近乎完美,而且在融入了时代变革的元素和新的案例和数据之后,《经济学》(第18版)可谓是更上一层楼。
全书共7编34章:包括基本概念,供给、需求和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应用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与商业周期,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与全球经济以及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政策等内容。囊括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领域的大部分知识。
彼得•D•希夫和安德鲁•J•希夫合著的《经济为什么会崩溃——鱼、美元和经济学》是一本用漫画的方式的阐述经济兴衰之原因的经济学普及读物。在有关这一主题的书籍中,此书恐怕是最为通俗易懂的一本。
近年来美国和欧洲国家的经济危机,究竟是“”造成的结果,还是福利国家的?让我们看看这本书是如何解释这一问题的。
不少人以为,福利国家是国家的选民们选择了“高税收,高福利”模式的结果,殊不知,选民们喜欢的其实并不是“高税收,高福利”,而是“低税收,高福利”,他们更愿意把那些承诺只给予不、或者多给予少的人选上台。
在经济危机尚未结束的今天,我们尤其需要读读这本书。这本书对我们最重要的意义,就是告诉我们: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而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