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马伊琾度假扬子晚报网2月21日讯(记者 郭小川)文化是一所大学最鲜明的标识,也是培养学生独特气质的“软实力”。校园文化如何成风化人,大学如何传承?20日,南通大学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等,建睿智之言,畅谈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和南通大学,赋予大学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南通大学,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张謇任首任校长。经过百年洗礼,南通大学形成了“优美、学术纯粹”的价值追求,“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祈通,力求”的校训,“有远见卓识、有创新、有责任担当、有文化品位”的大学。
这些文化财富成为学校鲜明的标识。南通大学党委浦玉忠说,大学文化和,没有传承,就会断了“血脉”,没有创新,就会失去活力,必须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南通大学正实施“8050计划”,即到2023年,学校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跻身全国80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到2032年,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跻身全国50强,建成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文化引领,实施高水平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凝聚合力,提升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软实力。” 浦玉忠告诉记者。
在当天举行的新时代大学文化建设和南通大学研讨会上,来自校内外的专家学者就城市和大学的融通、江海文化的、重视非物质文化传承、注重校史挖掘整理等不同方面,对南通大学传承创新大学文化、涵养独特气质各抒已见、献言献策。
南通大学教授周建忠说,南通大学由张謇先生创办,目前,从校名校训到文化营造,从学术研究到学院设置,都打上了张謇先生的烙印。张謇是学校最鲜明的文化特征之一,周建忠学校实施进一步张謇“十大工程”,包括出版《张謇全集》、成立中国张謇研究院、设立“张謇大讲堂”等。
“大学文化如一棵生命树,只有传承创新好,这棵树才能枝繁叶茂。”南通大学汉语国际专业学生唐文静认为,学校应开发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构建学校鲜明的文化体系,形成和谐的校园,润物无声地大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