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们的文科教育重视的只是教给学生概括性的结论(知识),而不是告诉学生这个结论(知识)的针对性、表达意图、得出过程、适用范围、表现形式,结论的意义、支撑结论的依据。我们没有讲出学科的核心价值,我们没有重视学科思维模式的建立,于是我们的学生就成了只会接受结论而不会思考的知识容器。
●编年体的历史让我们成功地认识到了重大事件,却忘记了平民的痛苦、战争的。我们好像缺少了太多的责任感,即使是背书,也是在痛苦地看着字,能默写,却不能理解。
这篇文章很早以前就想写,但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也不知从何下笔。但是好在彤彤的朋友圈上发的一张冬令营图片,让我突然想表达一下自己高中文科学习的体会,也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表达出来。
我想先从“北师大二附中文科实验班是市文科第一班”这句话说起。彼时我听到这句话,第一反应便是某某、某某考了高考状元,某某某、某某某是准高考状元。大约正是因为初中理科稍微好一点,自己“思维”是有的,认为或许上了“文实”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北大,殊不知“一入文科深似海”。这或许是几乎所有选择文科实验班的同学在学文的道上深化后,却反而愈加羞于启齿的一点原因。
于是出身理科的我想当然地觉得文科一定会很好学,用的功自然也不多。为了应付考试,每天背书一直是个大问题——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对书本上照本宣科的东西有太多的抵触,总想有点怀疑,却不敢,否则考试的成绩将会把我幻想的世界击得粉碎。于是每天都会一边背书,一边又会干巴巴地念书、画书,直到有一天我实在不了这种生活,啪的一声放下笔,仰天大吼一声,自此之后,有关于背书或是总结的作业再也没交过。我这点叛逆,如今想想,也是被自己当初的那点勇气吓得够呛,不知怎么的就想要,每天中午都会嚷嚷着不想背书、不想背书,于是就真的不再背,心里虽然得厉害,但是我却依旧痛苦了整整三年。
然而,背书的痛苦却远不及我心里的另一种更为隐秘的、古怪的痛苦。那种痛苦每天缠绕着我,或许只有在睡觉的时候才会暂时忘记。突然有一天梦醒的时候,我发现,我真的忘记了存在的意义。
这话说来可笑,一个处于青春正盛的少女大概不该有心于此,天天讨论存在的意义,更像个半大不小的黄花菜,却依旧说着凉透了的酸腐话。更何况,在全国近乎一千万人在同时为了那少有的七千人奔命的时候,我酸酸地着自己,我与其有心讨论这些,还不如踏踏实实总结一下上次考试的错题,把作业写好。
存在的意义,看似特别大,其实说简单点就是为什么活着,不用讨论一辈子,我还没活那么长,就只说这三年。我想,高中三年我的痛苦,来源于文科学习方法。
您在微信上说,这是方的问题。是的,哲学说过,世界观与方的统一指导着我们的人生。世界观自不必说,我们一直受着您和其他老师们的影响,而且您一直在告诉我们文科学习的意义,告诉我们人文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告诉我们并不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而这些话也屡次在同学们的作文中提到过,虽然从我们口中说出来的目的更多地带了些对理科生的醋意。
我一直觉得瞒和骗是没有用的,所以在背书与成绩之间的问题上我从来不会隐瞒,瞒得过同学、老师,可是瞒不了自己,每次考试在背书上扣的分数只有自己知道。但更多的人只看到了外在的鲜红色的成绩,或是在公告栏里的大榜。让我开始以一种反思的形式看待这个问题的,是寒假某一天回学校看老师,一位同学对我言之凿凿的。
他认为,我说了谎言,而我。然而我必须解释,因为我最恨的人便是瞒和骗的人,便更不能别人将这顶帽子扣在我的头上。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我想真正去反思我的高中文科学习,之前一直忍着不提,并不是我忘记了高中,只是希望将高中的一切事物冷却一段时间之后,让我能够从一个更高的角度看待、思考。
有个前提需要提,我并不是说背书无用,背书是文科学习的基础,尤其是历史学习最重要的环节,是我们选择文科之后一辈子都要面对的。这里说的背书,是指为应付考试的死记硬背,并不是掌握真正有意义的内容。
本文由 790游戏(www.790.kim)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