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塔斯发律师函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主要宏观指标总体处于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与此同时,当前国际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内经济恢复仍不稳固、不均衡。那么,如何看待前三季度经济数据亮点?四季度经济运行还面临哪些压力?今年能否完成全年经济社会目标任务?记者就此采访了专家。
“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的复杂局面,前三季度国内经济增长稳中向好,为世界创造了新机遇,为全球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表示。
从经济增速来看,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8%,高于6%以上的预期目标,两年平均增长5.2%,仍保持较快增长
观察中国经济发展,不仅要看总量和规模,更要看结构和效益。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同比增长7.4%,第二产业同比增长10.6%,第三产业同比增长9.5%。“这显示出我国农业、工业、服务业逐步走出疫情冲击,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付鹏表示。
就业形势持续改善。前三季度,国内城镇新增就业1045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95.0%;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付鹏认为,这表明就业政策落地见效,全国调查失业率稳步下降,援企稳岗政策效果显著,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精准执行,有效促进了就业市场复苏。
投资结构得以优化。前三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3%,两年复合增速保持稳健。“分项看,国内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4.8%,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7%,其中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智能手表产量同比分别增长57.8%、51.8%、51.5%。新产业日益涌现、新动能持续增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与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市场活力和动力不断增强。”付鹏表示。
“此外,前三季度,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9.7%,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显示多数人享受到了经济增长的红利。国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同比缩小0.05至2.62,显示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改善,增幅持续高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继续缩小。”付鹏表示。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持续,发展韧性强、潜力大、回旋空间广阔的特点明显。但也要看到,国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恢复仍不稳固不均衡,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挑战增多。
“上半年,我国宏观杠杆率和居民部门杠杆率分别为265.4%和62.0%,债务积累有所扩大。”付鹏表示,接下来应践行放水养鱼、休养生息的柔性,将居民杠杆率控制在适度合理的区间。同时,近期国内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引起多方关注。地产政策既需立足长远,也应着眼当下,要防止行业下行压力向其他行业、其他部门传导,及时切断风险传染链条,将调控统一到跨周期调节的政策框架中。
展望四季度经济形势,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国内电力和煤炭供应偏紧等因素导致近期部分地方出现限电现象,对正常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加上疫情反复等影响,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犹存。他表示,多重下更应坚定信心、久久为功,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强化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财政政策强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深化创新,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专家表示,总体来看,我国经济持续恢复、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有能力有条件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任务。
“我国是目前全球疫情防控成效最为显著的国家,稳定良好的生产是经济增长最为的基础。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稳固。消费增长速度稳、后劲足。投资端有较强支撑,随着预算内投资和地方债券发行节奏提速,重大工程项目稳步推进,今年底、明年初实物工作量初步形成,投资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得到有效保障。对外贸易的附加值及出口产品水平整体仍处于上升通道,韧性十足的发展态势没有变。”付鹏表示。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今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一系列纾困政策举措,市场活力有所增强,中小企业发展稳健。
“截至三季度末,全国现有登记市场主体合计1.49亿户,同比增长11.5%;‘专精特新’企业超过4万家,‘小巨人’企业约4700家,显示市场主体不断扩容,中小企业发展提质增效。”付鹏表示。
不过,应当看到,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市场主体经营依旧面临压力。面对风险挑战,付鹏从两方面好市场主体,持续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
一方面,大商品炒作化势头,缓解企业成本压力。首先,要精准打击违法投机。监管部门应重拳出击整治交易秩序,严格重点品种的报价和异常交易,严厉打击虚假消息、合谋拉升等行为,使期货价格反映真实供需情况。其次,要形成监管协同。期货与现货市场具有较强的联动性,交叉领域存在制度套利,相关部门宜通过联合执法,建立问责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形成监管合力。最后,要深化治本之策。应密切留意海外供需形势变化,完善以财政支持、储备调节和税收引导为主的调控体系,在修复供应的同时避免形成需求,促进商品价格向价值回归。
另一方面,科学“减碳”,统筹好“减碳”与发展的关系。付鹏认为,“减碳”是系统性、战略性和全局性工作,需要正确处理中长期绿色转型与短期经济平稳增长之间的关系。我国幅员辽阔,城乡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各地区产业结构和减排潜力存在较大差异。各级地方在制定具体行动方案时,不能脱离实际、盲目攀比。无论是产业政策取向还是微观执度,都要立足本地经济、产业特征和社会发展实际,合理设置目标,因地制宜出台具有地方特色的实施方案。
中小企业是国家财富的重要创造者,是提供就业的主渠道,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保住中小企业,就保住了我国经济的源头活水。“在疫情冲击下,资金链问题成为不少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缓解资金链紧张,既要源源不断注入资金活水,也要为企业拓展市场铺。接下来,要加大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力度,用更优惠的税费、更便利的融资,帮助暂时遇到困难的中小企业度过,让中小企业恢复元气、增强活力。”杨德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