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旅游路线> 文章内容

黟县探索古建筑新径?旅游路线

※发布时间:2014-11-20 20:24:10   ※发布作者:小编   ※出自何处: 

  黟县在推进古建筑利用中,积极探索“在中利用、在利用中实现更好”的新径,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古建筑,推出了“认保、认养、认租、认迁、认转、认购”古民居“六认”模式,完成古民居认保26幢、认租23幢、认转129幢、认迁102幢,催生了一批文化旅游新业态,丰富了乡村旅游产品内涵,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该县围绕市委、市关于打造12种产业类、7种社会事业类业态的要求,在加强古建筑的同时,充分发挥文化、旅游、生态“三位一体”优势,引入有实力、有品位、热爱徽州古建筑的人士参与业态打造。目前已打造艺术创作类、摄影影视类、休闲度假类和综合类新型业态19处,培育了猪栏酒吧系列、巢酒店系列、粮库咖啡、黄岳画院、秋韵客栈、关麓小筑、老屋别院等一批文化旅游新业态。

  注重探索实践,在创新形式上下功夫。该县通过“委托管理”、“异地迁建”等方式创新古建筑新模式,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古祠堂的与利用,解决国有公共文物的利用难题。通过委托管理引进南京先锋书店有限公司投入750万元,利用碧山汪氏祠堂打造文创产品新业态碧山书局;引进华行国际投入3000万元,利用龙川叶氏祠堂打造中国徽州明清家具博物馆等;实施了守拙园、碧云古村、秀里影视村大户人家群等异地古建筑搬迁项目,完成40余幢古建筑的异地搬迁利用。

  古建筑实行多元融资,该县推出“产权流转”模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按照“组件报批、征为国有、公开出让”的方式,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古民居进行流转试点。现已有26户32幢古民居申报流转试点,经遗产、国土等部门审核,有9户15幢已列入流转试点;成立古城旅游开发公司,参与古民居流转,积极发挥国有公司在古民居流转中的利用、保值增值、市场融资、业态打造的主导作用。

  此外,该县还通过群众线教育活动走访、乡村工作网格化管理等载体,大力宣传徽州古建筑利用的意义;开通西递、宏村、南屏、屏山等17个古村落的二维码服务,使用现代科技展示古建筑风采,提高全社会知晓度、支持度和参与度。(田海英汪伦炯)

延伸内容: